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

ID:2018165

大小:12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14

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_第1页
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_第2页
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_第3页
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_第4页
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文研通字[2011]第32号各院系所、研究中心: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更大限度地发挥人口普查资料的社会效益,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组织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单位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二、投标单位  全国各相关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及与人口研究相关的机构和单位均可参与竞标,原则上一个研究机构只能申请一个课题。本次招标不面向个人。境外单位和个人不参加此次

2、课题申请。  三、选题方向  课题投标单位可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课题的具体题目和研究重点,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优势,确定《指南》以外的具体题目和研究重点。两种选题方式的评审办法一致。  四、时间安排  (一)自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发布招标公告之日起开始申请。各投标单位可从中国统计信息网(www.stats.gov.cn24)上了解和下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指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管理办法》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申请书》,并于2011年10月31日前,将填好的课题申请书以纸介质形式一式十六份报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以

3、寄出的邮戳为准),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我处的电子邮箱:wkkyc@fudan.edu.cn。(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专家组,对投标单位的课题申请书进行评审,择优确定中标单位。并于2011年12月31日前向中标单位下达课题中标通知书,没有中标的单位不再另行通知。中标单位名单以公告的形式在中国统计信息网上公布。文科科研处2011年9月28日  附件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招标管理办法  附件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申请书2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指南一、人口生育水平研究2000年以来中国生育水平、生育模

4、式变化的过程、结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和决定中国生育水平变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程度。比较全国农村和城市生育水平及模式差别,分析各个地区生育水平及模式差别及导致差别的因素。判断未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生育水平的影响,预测未来的生育水平。研究不同生育水平对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影响。二、人口死亡水平研究判断人口死亡水平,包括人口分性别、年龄死亡率的计算,生命表的编制,人口死亡统计误差的估计,数据的修正。比较不同区域的死亡水平,分析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情况。分析不同人口群体(城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死亡的差异和死因。进行人口死亡水平的国际比

5、较。三、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研究当前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态势、特征、原因和影响,着重分析人口性别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健康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公共政策选择。主要包括:人口性别比和出生性别比的发展态势特征;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性别结构及其动态关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性别结构变迁;人口性别比和人口发展;性别结构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性别结构24与公共健康和安全;改善性别结构的公共政策和保障体系;近年来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的治理绩效评估等。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障需求的影响。四

6、、人口老龄化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老年人口及各种亚人群的基本状况、问题及对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综合战略等。对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以及应对战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五、婚姻和家庭分析我国婚姻家庭模式的现状,识别我国婚姻家庭发展特征及趋势,预测未来婚姻家庭发展变化的走向和规律。着重研究在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大背景下(计划生育、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等)我国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及我国家庭中不同代际的婚姻、生育、就业、

7、住房及受教育程度等的最新状况。比较我国人口婚姻家庭模式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关注流动人口、少数民族、涉外婚姻群体等的婚姻家庭状况。六、人口迁移和流动24把握流动人口的规模、结构、流向和变动特点,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研究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经济区域迁移流动人口的问题和原因,对未来人口迁移流动趋势作出预测,提出经济区域流动人口一体化、均等化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探索人口迁移流动条件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城市外来人口的现状和管理对策。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留守人口的状况、问题和原因,探索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流动的总体思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