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

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

ID:2018190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_第1页
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_第2页
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_第3页
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_第4页
资源描述:

《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关键词】拐芹当归;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ssentialoilsextractedfromseedsandrootsofAngelicapolymorphaMaximgrodistillation.MethodsTheessentialoilsatography–massspectrum(GC-MS).ResultsTheGC-MSresultsindicatedthattheretheseedsofAngel

2、icapolymorphaMaxim,theroots.ConclusionInadditiontovariationinponentsbetseedsandrootsofAngelicapolymorphaMaximgrorootsofAngelicapolymorphaMaximgroorphaMaxim;Essentialoils;S  拐芹当归AngelicapolymorphaMaxim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俗称白根独活、拐子芹、倒钩芹等,生于杂木林下,阴湿草丛或山沟溪流旁和灌木丛中。国内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华中、

3、西南等地,在山东省的山区、丘陵均有分布[1]。拐芹当归嫩茎叶可食用,根可药用,具有利尿、降压的功效[2]。拐芹当归在山东当白芷用[2],在陕南安康地区作香独活药用[1],拐芹当归的根为神农架和土家族地区常用中草药紫金砂,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等功效,在治疗胃痛、腹痛、胸肋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方面有极好疗效[3]。  对于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报道。严仲铠等[4]对东北产拐芹根部挥发油与其它当归属植物进行了对比研究。王长岱等[5]对陕南镇平县产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进行了研究。王鋆植等[3]对紫金砂挥发油

4、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报道结果显示拐芹当归生长环境的不同,采集时间不同,其挥发油成分存在较大差异。据笔者了解,迄今对拐芹当归种子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很少。本文采用GC-MS方法,对在昆嵛山所采集拐芹当归种子和根部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挥发油提取器,Agilent5975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2材料拐芹当归种子及根部均于2007-11采自昆嵛山,原植物经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植物学综合实验室赵宏副教授鉴定为AngelicapolymorphaMaxim。  2方法  2

5、.1挥发油提取将拐芹当归种子和根部粉碎后,分别利用挥发油提取器常压蒸馏提取7~8h,种子和根部挥发油均为淡黄色油状物。  2.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6]  2.2.1气相色谱条件二氧化硅毛细管(30m×0.25mm×0.25μm);初始温90℃(保持2min);程序升温7℃/min至22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60℃;载气为氦气,流速1.05ml/min(100kpa)。  2.2.2质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40℃;界面温度250℃;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扫描范围10~700amu;载气为氦气

6、。  3结果与讨论  拐芹当归种子挥发油与根部挥发油都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但两者气味存在差异。  根据气相色谱-质谱图,采用与标准图谱对照和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对各组分进行鉴定。  3.1拐芹当归种子挥发油GC-MS分析结果采用GC-MS法对拐芹当归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100%。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拐芹当归种子挥发油中含量较多的化合物是:苎烯(48.301%)、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14.079%)、叶绿醇(6.255%),其余成分含量

7、较少。挥发油中大多数化合物属于萜烯类,如莰烯、α-蒎烯、苎烯等,还有少量酯类、烷烃等。  3.2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GC-MS分析结果当采用GC-MS法对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时,共分离鉴定出36种化合物,已鉴定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633%。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拐芹当归根部挥发油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为2,6,6-三甲基-二环[3.1.1]-2-庚烯(20.210%),其次是异石竹烯(10.572%),乙酸龙脑酯(10.393%)。其余成分含量较少。挥发油中大多数化合物属于萜烯类,如莰烯、α-蒎烯、α-水芹

8、烯、α-反-罗勒烯等,还有少量酯类、烷烃等。  3.3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对比性研究  3.3.1拐芹当归种子挥发油与根部挥发油作比较比较昆嵛山拐芹当归种子与根部挥发油的GC-MS结果,发现挥发油的成分、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相同成分只有以下8种:莰烯、α-蒎烯、雪松烯、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