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

ID:20183054

大小:3.97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08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_第1页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_第2页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_第3页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_第4页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音乐浪漫主义时期歌剧欧洲歌剧及主要作曲家浪漫主义时期是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除交响乐作曲家之外,还涌现出了以罗西尼、威尔迪、普契尼、瓦格纳、比才等为代表的歌剧作曲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歌剧作品,推动了欧洲歌剧的发展,充实了欧洲音乐的繁荣与昌盛。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充满浪漫气息的新歌剧。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在19世纪音乐史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欧洲歌剧三百年发展的结晶,在意、德、法三国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三个歌剧流派。三百多年来,歌剧一直是音乐节目中最有吸引力的形式之一。欧洲歌剧产生于1

2、6世纪末,公认的首部歌剧为1597年在佛罗伦萨上演的《达佛涅》,三年后又上演了《欧里狄克》,意大利歌剧传到德、法、英等国后,这种正歌剧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时期。随着18世纪轻歌剧、喜歌剧的兴起,以大量咏叹调堆砌的正歌剧开始引起观众的不满,继而引发了戏剧与音乐相结合的歌剧改革。歌剧的组成部分序曲(overture)在歌剧一开始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作曲家常常在这里采用歌剧中重要咏叹调的旋律素材,并给以观众剧情暗示(如喜剧或悲剧性质、情节发展脉络等)。有些较长的、独立完整的序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但有些序曲则

3、很短,实际上只是一个前奏。间奏曲(intermezzo)在歌剧各场间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有些较为独立完整的间奏曲也会出现在音乐会上。咏叹调(aria)歌剧中的独唱段落,用来抒发人物情感、表现演唱技巧。是歌剧中最为重要的歌唱形式。宣叙调(recitative)又译作朗诵调,是歌剧中用来对话和叙述剧情的、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独唱段落。在17、18世纪歌剧中,宣叙调和咏叹调是有明确区别的,通常是在宣叙调之后,才出现大段的咏叹调,但后来这两者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了,宣叙调加强了歌唱性,咏叹调也带有了朗诵的性质。合

4、唱(chorus)歌剧中的合唱往往能够造成戏剧高潮,烘托出宏伟的热烈的气氛,并与细腻抒情的独唱造成对比效果。有些歌剧中的合唱曲成为音乐会上重要的曲目。重唱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七重唱、八重唱。重唱在歌剧中是十分有效的手法,它可以使几个人同时用各自的特性音调歌唱,或表现同一内容,或表现完全不同的内容,造成生动的戏剧性和立体化的效果。舞曲(dance)在歌剧中常有舞蹈场面插入,这些舞曲有些是独立完整的,因此常常在音乐会上演奏。在早期歌剧中(尤其是法国歌剧),为了迎合人们的趣味,常常加入

5、与剧情并无多大关联的舞蹈场面,后来通过改革,舞蹈场面和剧情有了紧密的联系,它成为歌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许多歌剧没有舞蹈场面)。罗西尼G.A.Rossini(1792─1868)著名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自幼随母亲和所在的剧团学习音乐,十四岁起习作歌剧。歌剧在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8世纪末,由于统治制度扼杀了歌剧的进步思想内容,使歌剧进入衰落时期。在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下,罗西尼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意大利新歌剧,从而名垂意大利歌剧史。罗西尼把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体裁

6、推向了高峰,在他的代表作品《赛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中,他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借助民族音乐的因素,赋予作品以生气,歌剧的音乐形象鲜明,乐曲中洋溢着生活的欢乐,丰富的智慧,辛辣的讽刺,流露出真实和欢快的情绪。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真正的传世精品只有《赛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和《贼鹊》序曲等。他乐思丰富,作曲神速,其《赛维利亚的理发师》全剧是在十三天内完成,被传为佳话。歌剧《威廉·退尔》序曲《威廉·退尔》是德

7、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剧作,这部作品以十三世纪瑞士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奥地利暴政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瑞士人民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精神。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即是根据这部作品而写,为罗西尼的代表作,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峰。剧序曲比歌剧本身更为有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罗西尼由于写《威廉。退尔》曾倾注了全力,此后长期神经衰弱,就此搁笔不再写歌剧。乐曲开始奏出了嘹亮的军号声。随后,热情地刻画了瑞士人民奔赴战场、英勇战斗的形象,并模拟了马蹄奔驰的节奏,音乐热烈、快速,带

8、着英雄气慨,也表现瑞士民众热烈拥护的场面。经过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中间部,气氛逐渐高涨。乐曲最后在瑞士人民欢庆武装反抗奥国暴君取得胜利的气氛中结束。《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法国作家博马舍于1775年所写的剧本,是“费加罗三部曲”第一部,1816年罗西尼创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广为流传,第二部《费加罗的婚礼》则由莫扎特1786年作曲。这首咏叹调要求用极快的速度,爆珠子一样的蹦出一连串音符和绕口的歌词,因而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