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病人护理

损伤病人护理

ID:20195616

大小:4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10

损伤病人护理_第1页
损伤病人护理_第2页
损伤病人护理_第3页
损伤病人护理_第4页
损伤病人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损伤病人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损伤病人的护理医学系刘燕损伤损伤:指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导致的组织结构破坏和生理功能障碍。引起损伤的原因可以分为: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学习要求掌握损伤的分类和处理原则;掌握烧伤的面积、深度、严重度的评估方法;掌握烧伤的急救措施、创面处理方法、休克和感染预防的护理措施;熟悉损伤和烧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了解损伤的相关检查方法。第一节:创伤一、病因和分类1.按致伤因素分:如锐器所致的刺伤、切割伤、穿透伤;钝性暴力所致的挫伤、挤压伤;切线方向暴力可致擦伤、撕裂伤等;机械牵拉暴力可致撕脱伤或脱套伤;子弹、弹片所致的火器伤。一、病因和分类2.按皮肤黏膜完

2、整性分类:闭合性损伤:皮肤保持完整性,无开放伤口,如挫伤、扭伤、挤压伤可致挤压综合症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震荡伤。开放性损伤: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深部组织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擦伤、切割伤、刺伤、裂伤、撕脱伤、火器伤、刀砍伤。扭伤切割伤火器伤挤压伤一、病因和分类3.按伤后病变程度分类:可分为轻、中、重度创伤。4.按受伤的部位分类:可分为颅脑、颌面部、颈部、胸背部、腰腹部、骨盆、脊柱、脊髓、肢体损伤等。5.其他分类二、病理生理局部反应:创伤性炎症―保护性反应全身性反应:1.体温改变2.神经内分泌反应3.代谢反应4.免疫反应三、创伤的修复1.创伤的修复过程:充填

3、期增生期塑性期(3-5d)(1-2w)约1y)三、创伤的修复一期愈合三、创伤的修复二期愈合:即瘢痕愈合,创口较大,边缘不齐,主要通过肉芽组织增生和伤口收缩达到愈合。二期愈合三、创伤的修复3.影响修复的因素局部因素:如局部感染、异物残留、缺损组织大等。全身性因素:如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肥胖、疾病、药物使用、免疫力低下者。四、临床表现与诊断1.局部症状疼痛:2-3d逐渐缓解,若持续加重,可能为感染;创伤并发休克时常无主诉,内脏损伤所致疼痛定位不准确。肿胀:局部出血及创伤性炎症反应所致,肿胀处可有触痛、红、青紫、瘀斑或水肿。功能障碍:因解剖结构破坏、疼痛或炎症反应所

4、致。四、临床表现与诊断1.局部症状伤口和创面:开放性伤口的特有征象。按伤口清洁度可分为三度:1)清洁伤口2)污染伤口3)感染伤口四、临床表现与诊断1.局部症状伤口并发症―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威胁生命伤口出血:手术或意外伤害性伤口48h内的继发性出血;伤口感染:化脓性感染最常见;伤口裂开:指伤口未愈合,皮肤以下各层或全层完全分离。四、临床表现与诊断2.全身表现发热:创伤出血或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吸收以及术后均可发生吸收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炎性介质的释放、疼痛、精神紧张、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生命体征变化。其他:口渴、尿少、疲倦、失眠等。并发症:化脓性感染、创伤后休克,甚至MSOF

5、.四、临床表现与诊断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电解质和血气、血生化等穿刺和导管检查影像学检查置管灌洗检查五、处理原则局部治疗1.闭合性损伤:无合并伤者休息、冷敷、理疗等。2.开放性损伤:及早的清创缝合(伤后6-8h是最佳清创时机),即在麻醉下彻底清洗伤口,去除失活组织、异物、血块等,使污染伤口变为清洁或接近清洁伤口,争取一期愈合。清创术清创术清创术五、处理原则六、护理(一)现场急救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创伤救护五大技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1.抢救生命:ABC原则,即是对气道(airway),呼吸(breathing)

6、,循环(circulation)的支持。先抢救窒息、大出血、开放性气胸、休克、腹腔脏器脱出等特别危及的伤员。心肺复苏和通气(一)现场急救2.判断病情紧急处理后,迅速作出全身伤情初步判断,尤其是注意内出血、颅脑损伤、脊椎骨折,若有肢体麻痹或瘫痪,要注意保护脊椎,不可忽视不出声、无呻吟的伤员,警惕脑伤或重度休克所致的意识丧失。止血(一)现场急救3.包扎伤口颅脑、胸部、腹部伤口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包扎.4.有效固定肢体骨折或脱位可用夹板固定,疑有颈椎骨折须用颈托固定。包扎固定(二)伤员转送迅速:先联系好医院或急救中心。安全:在搬运和转运过程中应避免创伤,更应防止医源性损害,

7、如输液过快所致的肺水肿、脑水肿等。平稳:救护车内是足向车头,头向车尾平卧。驾车要稳,刹车要缓。搬运(三)软组织闭合性创伤的护理观察病情局部制动:抬高患肢15-30°减轻肿胀和疼痛。局部治疗:早期冷敷,减少渗血和肿胀,48h后可热敷和理疗,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退。血肿较大者,无菌技术下穿刺抽吸,加压包扎,预防感染。促进功能恢复:理疗、按摩、功能锻炼。(四)软组织开放性创伤的护理术前准备:配合医生行清创手术。术后护理:观察病情;加强支持治疗;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第二节:烧伤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成功抢救了一例烧伤面积达89.3%、三度烧伤23%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