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课件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课件

ID:20198867

大小:1.80 MB

页数:123页

时间:2018-10-11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课件_第1页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课件_第2页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课件_第3页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课件_第4页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知识要点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制约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本章考点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趋势、制约因素;认知发展的分期;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一、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这是一种向着更高级的适应发展的不可逆过程。二、发展的方向与顺序:(1)头—尾梯度:发展尤其是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

2、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作头—尾梯度。((2)近末梢梯度:发展是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进行的。三、发展的一般趋势(一)综合的分化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这就是说,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特殊动作是从未分化的浑然一体的动作中分化出来的。(二)平衡化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系统化以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地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三)概念化(四)社会化社会化的学习,不仅对于适应他人和集体的技术,而且对于概念和思维的客观化、个人兴趣好恶、价值观、行为举止等人格特点的形成,也会有意识无意识地产生重大影响。(五)个性化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1)遗传与环境(2)成熟与学习★(3)社会环境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主导作用★,表现;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5)主观能动因素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从每个年龄阶段中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第二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人从他

4、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基本行为倾向:组织和适应(一)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二)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而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具有组织、适应与平衡这三种行为的素质,成长中儿童就能够通过皮亚杰所谓的同化和顺化这两种结构或机制,把他们的经验转化为知识。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同化:儿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皮亚杰所谓的图式一体化的

5、过程。可理解为把新事物嵌入旧的即原来的图式的认知过程。顺化:将新的图式嵌入原有图式之中,图式发生了变化。同化是量的变化,顺化是质的变化。(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分期:★★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思维准备阶段(二至七岁)思维阶段(七岁至十一岁)抽象思维阶段(十一至十五岁)(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3、教师可以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第三节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一、艾里克森论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一)、艾里克森关于人的发

6、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原理为基础。★(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是他所称的新生论原理★。二、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经历八个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出生到一岁(2)自主对羞怯、怀疑---两岁到三岁(3)主动对内疚---四岁到五岁(4)勤奋对自卑---六岁到十一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十二岁到十八岁(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7)创造性对自我决定---成年初期(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三、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教育意义(1)应提供婴儿平衡、安全的物质与社会环境,不间断地关切与爱护以培养信赖的人格(2)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我操作

7、与试探能力的机会以发展自动的人格(3)应鼓励学前期儿童想象与创造,并欣赏儿童的建议与解答问题以发展主动的人格(4)应提供学童从工作与课业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以发展起再接再厉的勤奋人格(5)应协助青春期的青年建立统一的自我观作为其行为的指导(6)社会教育应协助青壮年组织美满的家庭以发展亲切近人的人格(7)鼓励与协助壮年创业与教育后代,期使他们能于老年时享受完整而快慰的人生第四节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经验的品质),即道德发展依赖于个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换言之,道德经验重于道德环境。二、道德发展的分期:三个阶段六个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