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ID:20199512

大小:6.96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11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1页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2页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3页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4页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om(2007宁夏文综)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007海南)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2007上海)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2、类似的事件”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2007全国文综Ⅰ)下图是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路牌外文是“RUE•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2007上海)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2007山东文综)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

3、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007山东文综)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第54页(共54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om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

4、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2007四川文综)“好男儿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A.1931B.1936C.1938D.1939(2007上海历史)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5、(2007上海)在举行公民集会的那天,所有的男性公民纷纷涌向一个公共场所,在那里选举与罢免公职人员,并决定是否判处某个公民的死刑。这样的场所应是A.罗马的元老院B.雅典的广场C.美国的国会山D.英国的法院(2007宁夏文综)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D.1949年中国的南京 (2007四川文综)小

6、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普奥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2007上海)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第54页(共54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世纪金榜书

7、业有限公司om(2007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

8、,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