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

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

ID:20219420

大小: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1

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_第1页
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_第2页
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_第3页
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_第4页
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阿富汗战争-历史在这里回旋俄格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之比较  1979年12月27日,勃列日涅夫一声令下,苏联十万大军入侵阿富汗。近十年后的1988年5月15日,被国际支持下的阿富汗游击队打得焦头烂额的苏军,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下,灰溜溜地撤出阿富汗。翌年2月15日,驻阿苏军司令格罗莫夫跨过苏阿边境后宣布:“我是最后一名撤出阿富汗的苏联军人。在我的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苏联士兵

2、了。”苏联以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的代价,又返回了战略决策的原点。,从此,阿富汗战争成为苏军战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苏联历史上永远的痛!-----------------------------------------------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1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但是

3、,二十年后的今天,xx年8月8日,俄罗斯军队再次进入目前作为格鲁吉亚领土一部分的南奥塞梯。南奥塞梯1991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但还没有得到任何国际组织承认。而随着战局的发展,俄军的铁蹄超出了南奥塞梯这块仅3900平方千米面积、19万人口的弹丸之地,一度占领南奥塞梯之外的部分战略要点。甚至有消息说,俄军的图22战略轰炸机飞到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上空。在今日之俄罗斯,昔日阿富汗战争时代的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掌握着国家的决策大权。难道这批被石油美元鼓胀了钱包的俄罗斯人,忘记了二十年前血洒异国的数万冤魂了吗?忘了十年血的教训了吗?  也许没有。因为这次俄罗斯出兵南奥

4、塞梯的时空环境与战略决策,与当年入侵阿富汗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1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首先是战略目的不同。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的根本动因,来自三百年前的彼得大帝――打通

5、南方出海口。苏联虽国土辽阔,但完全处于封闭状态:东面太平洋出海口被美国、日本、韩国封控:西面波罗的海出海口被瑞典、丹麦、西德卡住,其背后是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南面的黑海出海口掌握在土耳其手中,其它方向则被亚洲国家包围:北面的出海口更是被北冰洋阻隔,常年冰冻。还有一个问题是,苏联的主要港口几乎都不是不冻港,冬天有数月时间不能通航。这样一种地理条件,成为俄罗斯称霸全球的重大障碍。  彼得大帝有个南下战略,就是向南入侵,在印度洋沿岸占领立足点,获得优良的不冻港,打通数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南方航线。彼得大帝在遗嘱中说:不论谁继承王位,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不管谁在那里统治,谁就将统治世界

6、”。“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1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彼得大帝设想的南下路线有三条:一是从黑海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7、到地中海;二是从南高加索经伊朗到波斯湾;三是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在这三条路线中,阿富汗这条通道距离最短。苏联入侵阿富汗,就是彼得大帝这一战略思维的产物。当时正值越南战争结束不久,美国势力全面收缩,战略上处于守势。苏联国力则如日中天,军力空前膨胀,彼得大帝的后裔们认为扩张的时机已到,遂发动入侵阿富汗战争。当时,苏联的战略目标是占领阿富汗,扶植傀儡政权,实现对该国的全面控制。然后再以阿富汗为跳板,征服印度洋沿岸国家巴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