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

ID:20230709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_第1页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_第2页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_第3页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_第4页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建议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一、近视按程度分为:(一)低度近视:近视度数在-3.00D(300度)及以下为低度近视;(二)中度近视:近视度数在-3.00D(300度)~-6.00D(600度)范围内为中度近视;(三)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在-6.00D(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二、近视的发病原因虽然近视眼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比较肯定的是近视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

2、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对于高度近视眼,遗传因素的作用大于环境因素;而中低度近视眼,则是环境因素的作用为主。近视发病年龄多在7~14岁,与孩子的性格特质和智力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屏幕(手机、电脑、电视等)、弹钢琴等以及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是造成孩子近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视物环境不良、偏食等也容易造成孩子近视。针对生理性近视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成因,努力减少近视多基因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干扰是有可能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的。常见近视发病的环境因素:(一)学习环境: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纸与字体的对比度差,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桌椅不合适,字

3、号太小,读写姿势不正确等都会加重视觉疲劳,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学习环境的改变也出现了对终端视屏的(电脑)依赖,也有可能造成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二)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糖、高脂肪食物容易造成人体营养代谢失调、微量元素的缺乏;睡眠不足、超前教育、噪声污染、光污染、城市化过程中导致视觉空间缩小等生活环境的改变也有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三、早期发现孩子近视的方法(一)眯眼:孩子在看电视或注视较远目标时,为了提高视敏度,通常喜欢眯眼。(二)揉眼或频繁眨眼:孩子在持续用眼时会习惯性地揉眼或频繁眨眼。(三)歪头:孩子在看电视时常采取向一侧歪头或向上抬头的姿势以减少弥散光线的

4、干扰。(四)凑近:由于视远物不清,孩子看电视时常常喜欢凑近。(五)模糊:孩子常常向你抱怨光线太暗或黑板反光,晚上看不清东西。当你无法通过孩子的直接叙述或以上细节得知孩子的视力状况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眼保健检查。常规的眼保健检查应当从儿童6个月开始,每年一次,持续到成年后。四、近视的科学预防(一)合理改善学习环境尽量减少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用眼,尝试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并对学习环境进行适当改善。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及护眼意识,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

5、一寸)。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2.学习时采光合理,不在光线太亮或太暗的环境下看书写字,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护眼灯。3.增加学习资料的印刷对比度,尽量采用白底黑字形式,同时字体大小合适。4.学生桌椅应符合人体工程学。(二)适当改善生活环境1.合理营养,不挑食、偏食,均衡饮食,少吃甜食和全脂奶酪,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及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的食物,可以有效防治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眼病。2.睡眠要充足,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3

6、.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运动可使人开阔视野、放松调节,可通过全身反应来改善视觉功能。打乒乓球等体活动有利于增加双眼的调节灵敏度。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对预防近视也有所帮助。(三)掌握正确的用眼常识1.不在移动的场所阅读,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2.不长时间地看电视、电脑、手机等视频终端设备,注意眼睛与终端视频间的距离和终端视频前持续用眼时间。看近物30~40分钟后,必须远眺3~5分钟。3.近视的孩子不宜长期坐在教室的前排,最好定期轮换座位。已经戴镜的中小学生,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坚持戴镜,只在上课、写作业时戴镜,日常生活中不戴镜的习惯会

7、加重视疲劳症状,增加近视的程度。(四)坚持做眼保健操1.每天上下午要做一次眼保健操。2.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五)中医中药防治近视近视在中医称为“能近怯远”,中医认为其发病和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和青少年早期发现近视,尤其是假性近视、轻中度近视,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选取针刺、艾灸、耳穴贴压和眼周穴位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传导,激发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眼部的气血流通,消除眼疲劳,缓解睫状肌的痉挛,从而提高视力。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