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反向迁移现象

跨文化交际中的反向迁移现象

ID:20235766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跨文化交际中的反向迁移现象_第1页
跨文化交际中的反向迁移现象_第2页
跨文化交际中的反向迁移现象_第3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中的反向迁移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跨文化交际中的反向迁移现象  反向迁移(reverse/backan和Shardash;即芬兰语,但是她第二语言的英语知识使她在和其他芬兰语使用者进行非正式交流时产生诸多错误,而这些错误正显示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其母语造成的语义和概念方面的影响。因此,Javis认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意义并没有代替而只是增加了个体对第一语言中相应的词汇的知识。这种影响在语码转换现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很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语码转换的现象,即在使用母语的过程中夹杂着或多或少的目的语词汇。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表达我根本就不care你来不来,什么时候

2、来,几点来。今天晚上有Party吗?我已经把sched-ule向boss汇报过了。语码转换现象通常出现在特定的话语群体中,根据徐志平的调查,这类群体通常英语基础较好,例如高校年轻的大学生、外企员工以及频繁接触英语的知识分子等。  语码转换可以被看做是语义反向迁移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很多年轻的第二语言习得者接受了某种外语文化的融合与同化,把夹杂着第二语言词汇的话语看做时髦的象征。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第二语言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在母语中未必能找到完全与其对等的翻译,这也能体现翻译的不对等性,这种语境下的词语意义反向迁移不仅仅是简单地追求时尚,

3、更弥补了母语的语义空白。  例如,汉语里关系一词在他动用了一切关系妄图解决此事。这个句子中,关系这个词和英语里的relationship并不具有同等的意义,因此,这种带有浓重社会文化内涵的词语已经被收纳到《牛津英语词典》,也完全有可能被母语为英语的群体所使用。  (三)句法层面的反向迁移    形态方面,Javis和odlin发现屈折词素的迁移即可以发生在母语到目的语,也可以发生于目的语到母语,即反向迁移,对于那些源语言(sourcelan-guage)与受迁移语言(recipientlanguage)具有相似词根的语言结构,反向迁移更容易发生。他

4、们也曾进行过实证研究,对本族语分别为芬兰语和瑞典语的受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形态迁移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不仅仅存在屈折词素的范畴,在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都可以产生反向迁移,这说明语言使用者已经不自觉地在语言的限制性词素方面建立了跨语言的联系。母语为汉语的外语学习者创造出来的诸如高兴ing、难过ing、我正在吃饭思密达等表达,似乎也可以体现出屈折词素从目的语到母语的反向迁移。  徐志平指出,句法方面的反向迁移可以在句长、定语和定语容量、中心名词等三个方面有明显的体现。除此以外,我们认为在语序方面反向迁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

5、的外语学习之后,往往会在语序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英语化倾向,英语中的时间和地点状语往往放在句首或句末,例如theyplayedfootballonthepalygroundyesterday.因此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表达我想买件衣服去商场。他们踢球在操场上昨天。这些英式汉语表达并不鲜见。这正是二语习得者把英语语法规则运用到母语中的结果,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日益普及,由于英语对汉语的句法逆迁移,汉语的语法规则将会发生更多更深刻的变化。并且,随着目的语了解程度的加深,人们对于那些不符合语法的句子的容忍度也随之提高。  (四)语用层面的反向迁移    目标语对母

6、语的反向迁移在语用的层面包括语言组织和形式方面的变化,例如,Shi指出在西方接受教育的中国大陆TESOL专家,更倾向于按照西方的学术标准撰写论文,无论是英语文章还是汉语文章。这些接受了西方正规教育的学者和专家在教学领域的种种表现也反映了语用层面的反向迁移影响,他们会按照西方学术社团的标准和模式制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并且安排教学环节。  语用方面的反向迁移也包括习得者在言语行为、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等方面的转变。一些中国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礼貌原则,因此往往采用间接婉转的表达方式,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会话含义的大量出现,这种交流方式在很多单

7、语中国人中十分常见。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的开展,很多以英语为目标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者开始遵循西方在语用方面的合作原则,以一种较为直接和坦白的方式参与到对话中来,会话含义较之单语者较少出现。  另外对礼貌的界定不在单纯以委婉和间接为判断标准,转而尊重个人的隐私,注重个体的自我意识。  很多中国人对隐私和自我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于单语交际者来说,他们不认为询问别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情况有何不妥,但是这些问题在很多西方人看来却属于典型的隐私问题,因此,在西方社会,很少有人会对别人说Howoldareyou?很多以英语为目的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了解了这些语用方

8、面的差异之后,英语中的语用原则反向迁移到汉语中来,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对这样的问题不再关注。  四、结语  语音、语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