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蕴涵的生育文化

论汉字蕴涵的生育文化

ID:20238840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论汉字蕴涵的生育文化_第1页
论汉字蕴涵的生育文化_第2页
论汉字蕴涵的生育文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汉字蕴涵的生育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汉字蕴涵的生育文化  回望历史,汉民族曾经创意了世界上独特的生育文化,其中许多内容今天的人们己不甚了解或十分陌生;传统典籍亦不曾详细记录甚至根本没有记录。每念及此,常常令人扼腕。而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工具,亦是历史文化的传媒;其蕴涵文化信息的功能正好弥补了典籍对某些文化信息记录的缺失,这让我们在庆幸的同时又感佩于汉字的神奇与伟大。那么,汉字如何记录了先民丰富多彩的生育文化?本文选取部分汉字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一、汉字与生殖崇拜  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进行两方面的生产: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

2、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Dl而人类的生产又是一切生产的前提条件,所以生育始终是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远古时代,这个难题始终困扰着人类。就人类自身的生产而言,自然环境的严酷、生产力的落后、血族战争的影响,使人口生产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点。据专家推测,初民的平均寿命在20至30岁之间。生命的短促使妇女的生育期大大缩短,可以想见,原始人只能通过增加出生率来扩大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否则,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就会成为问题。因此,人口问题在原始社会中成了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延续的根本大事。多多生育,越多越

3、好,是原始人类的普遍愿望,这直接导致了生殖崇拜文化的产生。  (一)帝(蒂)  母系氏族社会初民的婚姻关系是混沌的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先民只看到孩子由母亲所生。由于缺乏科学的生育知识,先民排除了男子的生育作用。在原始初民的观念中,孕育只是女人的事,于是出现了履熊迹、吞燕卵等感生神话,赋予了生育行为至高无上的神性,同时也神化了女性的生殖能力,从而出现了女性生殖崇拜。汉字忠实地记录了女性生殖崇拜文化。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尔雅释话》:帝,君也。两书解说的都是帝的引申义,不是其本沁帝在甲骨文与金文

4、中写的都是花蒂的形象,本义即是花蒂。后帝引申作天帝义,就又造了蒂表示帝的本义。所以帝与蒂在花蒂义上构成了一组古今字,可以通用。如此帝怎么与女性生殖崇拜有了关系呢?这可以从花朵的外形及其功用上求得解释。  二、汉字与生育习俗  弃与弃子之俗弃,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周围三点是婴儿出生时的羊水,中间是其形(古簸箕形)最下部是左右两只手,表示用两手拿着簸箕把初生的婴儿抛弃掉。所以弃的本义就是弃婴。李孝定《甲骨文字集椰:象纳子于(箕)中弃之之形。古代传说中常有弃婴之记载。不仅如此,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对弃婴之俗都有所

5、记载,也为弃子义提供了有力的依抵《史记周本纪》载:周后翟,名弃,其母有部氏女,曰姜姬。姜姬为帝髻元妃,姜姬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初欲弃之,因名曰弃。相传后翟母姜姬曾三弃后樱'o《诗大雅生民》对此有所记载,但只写姜姬三弃后翟却未说明三弃之故。盛广智先生认为:姜姬弃子,不过是例行公式}h}的体制检验,加以淘汰优选。  由于受传统命名观的影响,孩子的命名是家族重大的事情。时至今日仍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取名观念。对于我们来讲,名字不仅仅是区别于他人的代号,名字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

6、味。如取名为光宗、耀祖、继祖、富贵等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起名为引弟、招弟、换换、反反等,多是父母急切盼望着生儿子;叫臭狗子、猪(兔)娃、臭毛、丑妮子的,则认为这样的孩子命硬,好养活;有的还以出生地起名,如在太原生的,叫太生,在山西生的,叫晋生;再如又叫跃进、文革、红卫、卫东的,则一望而知是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时代。因此,中国人的名字往往寄托了家庭或父母的美好愿望和某种纪念性的特定含义等。此外,中国人很看重名字,因为人的名字不仅是个代号,大多数人认为人的名字里还包含着人的命运的全部信息,是沟通天地万物的枢纽,体

7、现着人与自然血肉契合的直觉意志。所以,在中国人眼里,伴随人的一生的名字与人的命运关系密切,  三、汉字与生育观念  中国人的生育观念,以传统儒家所倡导的重多重后、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为主导。这些思想不仅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也明显的表现在扩、男女等汉字中。孙是个会意泉《说文》: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甲骨文左边是个子字,是小儿形,右边像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拴着子,绳索有系联之义。到小篆,其右的绳索之形变成了系字,表系联,也就是延续的意思。其本义就是儿子的儿子。从这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崇尚多子多孙、儿孙满堂的幸

8、福观,而且他们的后特指的是男孩。因为养儿可以防老,可以传宗接代。尤其是儒家对这种思想的理论化,更增强了古人畸形的重后心里。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K孝经圣治》)而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孟子更进一步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离娄上》)更加大了对此的宣扬。因此,家族中的每位成员尤其是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