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意义

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意义

ID:20269489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意义_第1页
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意义_第2页
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意义_第3页
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肺癌影像学表现意义(河北邯郸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河北邯郸056002)【中图分类号】R734【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人们把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到肺癌的诊断中,大大提高了诊断率,降低了误诊率,下面就其影像学检查及表现分述如下:1.肺癌的早期检出有症状的肺癌一般为晚期,仅有15%〜30%的肺癌诊断时无扩散,对无症状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选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可用于早期肺癌的筛选的方法括X线胸片、数字化胸片、低剂量螺旋CT、痰细胞学、肺癌标志物以及肺癌相关基因的检出等,而影像学检查是肺癌早期检出的重要环节,可直接显示病变,有助于临床治疗,因而备受关注。2.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检查

2、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CT薄层扫描、观察结节形态学表现、结节体积的倍增时间、CT值的测量、密度的变换等国内外学者己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动态增强肺结节扫描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一直是影像学诊断的难点。2.1CT与支气管镜在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作用及限度中央型肺癌定性诊断主要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但其价值仍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对管壁浸润生长及管外生长肺癌,支气管镜定性诊断往往非常网难,有时肿瘤己相当大,纵隔肺门多组淋巴结增大,但支气管镜仍不能诊断,对这些病例CT诊断非常重要,避免过分依赖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而影响治疗计划的制定。另外,支气管检查受操作者的影响,有的部位取材较为网难,尤其

3、是上叶尖端及下叶背段支气管等部位,可产生假阴性诊断,对CT发现支气管病变而支气管镜检查阴性者,应该密切观察,必要时应再次活检或手术治疗。2.2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周围型肺癌是指发生于小支气管的肺癌,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3cm者被称为“结节”而大于3cm者则被称为“肿块”。以直径3cm为界,一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6例良性结节中只有11例(6.3%)大于3cm。有报道指出,在283例恶性结节中161例(57%)大于3cm。因此,如结节大于3cm多考虑恶性。而周围型小肺癌指病变直径小于3cm的恶性结节[1]。周围型小肺癌的基本CT征象为:分叶征、边缘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其出现率

4、均低于50%。周围型肺癌的次要CT征象为:蜂窝征、空洞、病灶胸膜侧放射状影,其出现率均高于50%。2.3动态增强CT扫描鉴别诊断小肺癌的意义2.3.1CT平扫对鉴别小肺癌的意义小肺癌、炎症与结核的平扫CT表现相似,均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类圆形病灶,边界清,密度均匀。虽有部分小肺癌可见毛刺、小泡及胸膜凹陷等征象,但敏感性低,冋吋炎症和结核病灶也可见边缘毛糙,故其特征性也不高。三者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故CT平扫不易鉴别小肺癌。2.3.2CT增强扫描对鉴别诊断小肺癌的意义增强扫描小肺癌和炎症奋明显强化。小肺癌内有大量异常毛细血管,故增强CT扫描冇明显的强化。结核瘤主要为纤

5、维包膜包裹干酪性坏死物质,缺少血管成分,故无明显强化。2.3.3动态增强CT对鉴别小肺癌的意义。通过动态增强扫描作出的吋间衰减曲线,可以清楚地显示小肺癌与炎症的不同。炎症的峰值提前于小肺癌,即炎症的强化速度快于小肺癌。Kono等认为,注入造影剂后组织增强主要依赖于血供及细胞外间隙的大小。在病灶强化过程中,病变强化的早期改变与单位组织血流量冇关,晚期改变则与组织间质细胞外间隙的大小有关。炎症时小动脉扩张,微循环加速,造成单位组织血流量增加。因此,在强化的早期有明显改变,即强化明显。而小肺癌病灶中有人量病理性毛细血管,广泛吻合成血管网、血管池和血管湖。异常的肿瘤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达正常血管

6、的8倍)导致血管粘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流淤滞,这些都可以使细胞外间隙明显增大,说明小肺癌增强明显改变主要发生在强化的后期。故在动态增强扫描的吋间衰减曲线上即可看到了两条曲线,虽然其峰值的大小经方差统计无显著性差异,但峰值出现的吋间却奋明显的可以解释的区别,即炎症的峰值出现的吋间较肿瘤提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细微的差别对小肺癌进行鉴别诊断。1.MPR(多平面图像重建)对诊断小肺癌的价值周围型小肺癌的CT定性诊断关键是征象的检出。如何敏感准确地反映病灶的形态学改变一直是影像学中的难点。以往的影像研究都是建立在横断扫描基础上。但是肺内病灶的形态学改变是三维方向的。单纯依据横断扫描图像来判定肺内

7、病灶形态奋其局限性[3.4]。多层螺旋MPR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主要表现之一是征象显示率高。分叶征、棘突、毛刺征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在MPR中的显示率明显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尤其分叶征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是与扫描成像角度关系最密切的影像表现[3.4];肺内结节在垂直方向的表面凹突改变在横断面扫描中可能表现分叶征阴性;斜行方向上的明显凹突可能表现为浅分叶。在横断面扫描中仅表现浅分叶未见棘突征的肺内结节,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