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

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

ID:20273968

大小:369.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11

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_第1页
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_第2页
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_第3页
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_第4页
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课外诗歌十首学习目标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读懂。对古代诗词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古代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默写诗歌十首。1.山中杂诗2.竹里馆3.峨眉山月歌4.春夜洛城闻笛5.逢入京使6.滁州西涧7.江南逢李龟年8.送灵澈上人9.约客10.论诗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注释]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②窥(kuī):从缝隙中看。③檐(yán):房檐。[解说]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

2、在人家的屋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山中杂诗梁·吴均山际见来烟,高高的山顶上飘来轻烟,竹中窥落日。竹林中能看到落日的余辉。鸟向檐上飞,鸟儿在房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云朵从窗子里飘出来。朗诵诗歌理解诗意赏析本诗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主题本诗歌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这一主题。句句写景,句句有情。——特点【品评】这是描写日落景象的一首小诗。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透出落日余辉——这是头两句所描写的画面。“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

3、“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在茅檐下;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探究与练习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拥有独到的观察视角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你能从吴均的《山中杂诗》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山中杂诗》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你最欣赏哪一个动词?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

4、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提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弹琴后又吹口哨。深夜竹林里再没别人,只有明月相伴。此诗描绘月夜幽静的意境和诗人孤独苦闷的情绪。理解诗意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竹林里僻静幽深,没人知晓我在做什么,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我。【评析】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描绘月夜幽静的意境,传达出王维隐居山林时心情的宁静、淡泊。抒发了诗人孤独苦闷的情绪品味感情感受意境景:幽静冷清情:孤独寂寞画面:一片宁静、幽深的竹林里,

5、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他面前摆放着一架琴。诗人一边着弹琴,有时仰天长啸,似乎是在抒发内心的孤独和苦闷。然而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又有谁能明了呢?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在陪伴着他。探究与练习1、景怎样?人怎样?(引诗中意象回答)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谁独坐?谁来相照?是人伴月,还是月伴人?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反衬。默写。《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6、③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④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解说]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旅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评析】青年李白胸怀大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是一首写他自己初次出四川时

7、,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秋月鉴赏品味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诗情媒介思乡象征整个诗境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诗歌特色探究与练习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关系倒置句末。“影入平羌江水流”,什么“影”?此句什么景象?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之事。“月”与“思君(故乡亲友)”有何关联,可见出李白对故乡的依依惜别?《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默写。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①洛

8、城:就是洛阳(今属河南)。②玉笛:形容笛的精美。③折柳:指《折杨柳》曲调,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④故园:故乡,家乡。[解说]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于是感慨到: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理解诗意不知从哪儿传来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飞入整个洛阳城。倾听才知是一曲《折杨柳》,谁能不勾起思念故乡之情呢!体味感情《折杨柳》:古乐曲。古人别离,折杨柳相赠,以寄托伤离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