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

ID:20278341

大小:1.42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12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_第1页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_第2页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_第3页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_第4页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火针法概述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并快速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二)烧针与针刺1、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先烧针身,后烧针尖。火针烧灼的程度有三种,根据治疗需要,可将针烧至白亮、通红,或微红。若针刺较深,需烧至白亮,否则不宜刺入,也不宜拔出,而且剧痛。若针刺较浅,可烧至通红。若针刺表浅,烧至微红便可。《针灸大成·火针》明确指出:“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2、针刺可用左手拿点燃的乙醇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进速退,用无菌

2、棉球按压针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三棱针法三、三棱针法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叫三棱针法。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puncturingcollateral),现代称为“放血疗法”(bleedingtherapy)。(一)操作方法(填空或选择)点剌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持针姿势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1.点刺法(peckneedling)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

3、,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对准己消毒的部位,刺入3~5毫米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点刺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2.散刺法(scatteredneedling)散刺法又叫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治疗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癖等。3.刺络法先用

4、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毫米,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后,再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4.挑刺法(pickingneedling)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有再刺入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

5、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常用于治疗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皮内针法概念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在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通过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原理)“静以久留”《内经》作用原理:持续微弱地刺激皮部,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皮肤针法(skinneedletherapy)概念: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叫皮肤针法。(一)操作方法1.叩刺部位皮肤针的叩刺部位,一般可分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3种

6、。(填空或选择)(1)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因其分布着各经原穴、络穴、荥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2)穴位叩刺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位夹脊穴、阿是穴等。(3)局部叩刺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及顽痹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2.刺激强度与疗程刺激的强度

7、,是根据刺激的部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轻、中、重3种。(选择、填空或简答)(1)弱刺激(2)强刺激(3)中刺激用力小,局部皮肤略见潮红,病人无疼痛感觉。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用力较大,局部皮肤可见隐隐出血,病人有明显疼痛感觉。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局部皮肤潮红,但无出血,病人稍觉痛。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轻刺激)(重刺激)(2)叩刺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如此反复叩击。

8、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或剌激强度。正确的皮肤针叩刺方法示意图错误的皮肤针叩刺操作三、注意事项1.术前检查针具,对于针尖有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