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ID:20294142

大小:72.0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2

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_第1页
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_第2页
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_第3页
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_第4页
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摘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增长极理论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存着很秉要的地位,对政府决策和区域发展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理论研宄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对增长极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增长极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增长理论;区域;发展一、增长极理论研究综述(一)关于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增长极

2、”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F.Perroux(1955)提出。Pcrroux在研究经济非均衡增长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类似于“磁极”的中心,这个中心会吸收周围的资源维持自身增长,而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Perrcmx将这种中心抽象为“增长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发展存在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增长极具有创新优势,又存在规模经济,会不断吸收周围的资源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此时区域差距不断加大;第二个阶段是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增长极的优势会不断扩散到外围区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3、此时区域差距不断缩小。Boudeville(1966)将主导产业和地理空间引入增长级理论,提出主导产业所在城市即为增长极,增长极的等级由城市规模决定。Myrdal(1957)利用循环积累因果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他认为,市场一般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即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发展较慢的地区则会不断处于劣势。Hirschman(1958)的“核心一边缘”理论认为,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对不发达的边缘地区同吋存在极化效应与消滴效应。Hirschman利用“联系效应”来解释产业间互动关系,并提出,政府可以利用“联系效应”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从而在短

4、期内发挥较大的极化效应。J.Friedmann(1966)的中心外围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会通过与外围地区的不平等交换来维持中心区域的经济增长。在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过渡区域,过渡区域兼有两者特征,又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总结关于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增长极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区域内主导产业;(2)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地理空间;(4)政府政策(一)国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研究国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研宄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其他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有所设计。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地区

5、。京津冀地区发展以北京市为中心,建设当中政府政策起了很大的主导作用,而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过程中市场作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何奕(2005)以上海地区为例,收集了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从历史沿革、产业链、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徐溯,郁俊莉(2013)以深圳特区为例,利用最小二乘法,结合参数检验,分析了深圳的增长极效应。龙茂乾,孟晓晨(2014)从交通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Y京津冀城镇群中北京地区的极化一扩散效应。龙茂乾和孟晓晨结合Friedmann的中心外围理论,选取就业规模、交通成本、行政因素等变量,建立

6、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中心一外围结构正在接近拐点。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区匕经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一大批城市群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存在部分问题。(一)尚未建立成熟的区域互动机制在我国区域发展实践过程中,增长极与周边地区如何互动、外围地区之间如何互动、增长极与增长极之间如何互动,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这就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果不能有效地扩散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要大范围地进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往往需要各级

7、政府之间进行协调,而各地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较强,主导产业同质化比较严重,这又给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了挑战。以钢铁行业为例,众多钢铁企业所在地区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这在短期内固然可以维持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但长期内却有可能形成囚徒困境,造成生产过剩、债务危机、经济发展转型困难等问题。(二)发展阶段难以衡量根据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但是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增长极理论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确定之后,会面临诸多问题:(1)极化效应要持续多久;(2)?U散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