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教案

《浮生六记》教案

ID:2030504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浮生六记》教案_第1页
《浮生六记》教案_第2页
《浮生六记》教案_第3页
《浮生六记》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浮生六记》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浮生六记》教案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c3MzkzMzY=.html越剧《闺房记乐》(浮生六记)一、沈复1.生平沈复,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1763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1784年,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开办酒铺。1808年(嘉庆十三年),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

2、持生计。沈复的性格爽直,豪放自适,又不贪慕宦官的生活,因此从不参加科举考试。他的妻子陈芸,是舅舅陈心余的女儿,她颖慧能诗文,才思隽秀,是生长于旧社会里的新时代女性。两人伉俪情深,彼此心灵交流、心气相通,可说是「神仙眷侣」。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沈复既非秀才举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师读书,但后习幕经商,后又卖画为生,浪迹四海。2.作品:《浮生六记》二、《浮生六记》1.《浮生六记》的面世及版本《浮生六记》是一部成书于乾隆年间的自传体笔记小说,作者沈复,号三白,苏州人。作者生前该书没

3、有出版,仅以抄本在坊间流传。直到光绪丁丑年(1877),手稿才被人在冷摊上购得,六记已缺其二,是残本。同年,存稿排版付印,始得以广为传播。版本: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得到此书手稿,其时后两记已亡佚。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之写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光绪三年(1877)杨引传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已70年。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化名著丛刊》收有《足本浮生六记》,所补两记均是伪作。俞平伯曾根据《浮生六记》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记年表》。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

4、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闻尊阁板《浮生六记》是最早的铅印板,有杨引传序和“尊闻阁王”王韬跋。杨引传序言中说“六记已缺其二”。王韬曾说少时(公元1847年前)曾读过这本书,可惜没有抄写副本,流亡香港时,常常怀念它。王韬在1849年为尊闻阁版作跋中没有说少时曾见过全本。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分期连载于《天下》月刊。后来又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并作长序言。林语堂在序言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还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过后不久苏州冷摊上便来出现“全抄本”,有卷五卷

5、六,实为后人伪作。2.解题《浮生六记》是沈复在清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书名取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故题为《浮生六记》。各卷依次标题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后两记已佚。第一是「闺房记乐」,写他夫妻间的情爱生活。4第二是「闲情记趣」,写他生活中的闲情逸致。第三是「坎坷记愁」,写他家庭的变故。第四是「浪游记快」,记叙他到各地漫游的乐趣。第五是「中山记历」,记叙他游历琉球的见闻。第六是「养生记道」,谈他养生方面的心

6、得。3.赏析吴门沈梅逸名复,与其夫人陈芸娘伉俪情笃,诗酒倡和。迨芸娘没后,落魄无寥,备尝甘苦,就平生所历之事作《浮生六记》,曰《静好记》、《闲情记》、《坎坷记》、《浪游记》、《海国记》、《养生记》也。梅逸尝随齐鲲、费锡章两册使入琉球,足迹几遍天下,亦奇士也。《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文人沈复的性情之作。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婚姻爱情、家庭变故、闲情异趣、山水游记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理念、性格气质和审美情调。全书以抒情散文写成,撰情入语,感人至深。书中以较多篇幅,记叙了作者和亡妻陈芸的家庭生活。两人志趣投合

7、,互相尊重体贴,伉俪情深,甘愿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自得其乐的生活。卜居苏州的沧浪亭与肖爽楼时,视为“不啻烟火神仙”“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肖爽楼有“四忌”,即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亦有“四取”,即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由此可见其主人之胸襟与雅识。他们虽然身当“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陈芸失翁姑之欢,两次被逐,加上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其理想幻灭,两人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儿子送去当学徒,女儿送人作童养媳。一对美满伴侣,终至悲剧结局。作者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各有重笔渲染,显得凄恻动人。陈

8、芸临终她也绝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丈夫吐露了心中的话:“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