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提纲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提纲

ID:20331142

大小:8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提纲_第1页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提纲_第2页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提纲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岩石的矿物①组成元素:氧、硅、铝、钠等。②常见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2)岩石分类及其成因①岩浆岩:由炽热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常见的有花岗岩、玄武岩。②沉积岩:地壳裸露的各种岩石经风化形成碎屑物质,被风、流水搬运后沉积、固结而形成的。常见的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③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原来岩石的成份、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常见的有大理岩(石灰岩高温作用)、板岩(页岩高压作用)。(3)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

2、环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1)地质作用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板块构造学说①六大板块:全球岩石圈共划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是:<1>太平洋板块<2>印度洋板块<3>亚欧板块<4>美洲板块<5>非洲板块<6>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为海洋板块,其他都为海陆兼备。②板块与地壳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之间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①板块张裂地区为

3、生长边界常形成海岭、断层(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②板块碰撞挤压地区为消亡边界常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的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岸的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两个大陆板地碰撞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的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①褶皱a. 概念: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b. 基本形态:背斜、向斜。背斜:岩层上拱隆起、地貌上常成山岭、但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4、,地貌上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成为山岭。②断层a.概念:岩体断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b.基本形态断层一侧岩块上升成块状的高地。如:庐山、华山。断层一侧岩块下沉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③实际应用意义a.开采地下水资源应选在向斜部位。开采油、气资源应选在背斜部位。b.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向斜c.大型工程、水库选址应避开断层带、地下隧道避开向斜部位、断层出落水(4)外力作用与地貌①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②流水作用a.侵

5、蚀作用:坡面水冲刷地面下切形成沟谷、瀑布。b.堆积作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山麓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③风力作用a.侵蚀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和裸岩荒漠。b.堆积作用:风沙堆积形成风积地貌。如:沙丘、沙垄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