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

ID:20334658

大小:630.0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0-12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_第1页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_第2页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_第3页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_第4页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微生物标本 采集规范李敬雅2013.12标本采集和运送是细菌培养成功的最最重要的关键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常由护士或医生或病人自己完成,所以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事情,而且不知道问题所在之处,造成的后果是:临床医生最不能接受的问题:阳性率低国内微生物标本的采集目前存在的问题:标本送检率低从全国来看,抗感染治疗前,送检相关标本可能只占应送标本的一半左右,与抗菌药物应用率之高形成鲜明的反差。一些医师在经验性治疗受挫后方送标本,此时已失去阳性培养的机会。标本有缺陷正确收集各种临床标本,关注特检标本采样与送检的

2、方法和条件,是完成病原学诊断的先决条件。标本规范化采集的重要性正确采集、处理与运送细菌培养的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的高低,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不当的标本可导致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好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可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及病患照顾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样后立

3、即送检甚至床旁接种尤其是厌氧培养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6.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标本收集部位非无菌部位无菌部位眼血液耳脊髓液呼吸道胸膜液肠胃道腹膜液泌尿道关节液皮肤毛发一、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一)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1.发热(≥38℃)或低温(≤36℃)2.寒战3.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白细胞增多)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

4、1×109/L)5.血小板减少6.皮肤粘膜出血7.昏迷,休克8.多器官衰竭9.CRP升高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及时采集血培养。(二)血培养检测消毒程序1.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三步法(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 (1)用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然后用1%-2%碘酊作用30秒或10%碘伏作用60秒,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3)最后用75%酒精脱碘,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新生儿及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5%酒精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

5、发干燥后穿刺采血。2.培养瓶消毒程序:(1)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60秒。 (2)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表面剩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要求: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按压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不推荐采血和接种血培养瓶更换注射器针头,采用真空采血装置能降低污染率。说明:无论采用何种采血方法,血培养可接受的污染率通常是≤3%。研究表明,经过专门培训的熟练抽血者采集血培养的污染率为3%,而未经培训的住院医生和护士污染率则达11%。因此对临床护士就血培养标本采集进行专门的、严格的培

6、训是非常必要的。(三)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1.采集时间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内采集2套(每套包括1只普通血培养瓶及1只厌氧血培养瓶)以上血培养标本。说明:实验数据表明细菌入血后约1小时,寒战和发烧开始出现2小时内,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只有在以下情况才有必要: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他血管内(如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2.采集部位要求: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培

7、养。至少做到“双侧双瓶”。必要时从下肢静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说明:不建议采集(1)动脉血,因其诊断价值没有比静脉血更大;(2)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通常是双臂)所谓“双侧双瓶”,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个需氧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个厌氧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3.采集次数要求:对怀疑菌

8、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说明:除特殊情况之外,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无需重复采取血培养。因为抗菌治疗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细菌不会立即消失。研究证明,血培养只做1套的检出率为65%,做2套和3套的检出率分别为80%和96%。单瓶的血培养检出率不高,而且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