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ID:20339020

大小:3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9

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1页
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2页
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3页
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4页
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此篇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由雅安中学历史备课组集体拟制,本站小编收集整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第3至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奴隶

2、的反抗斗争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D.自然灾害的威胁  2.依据财产等级制度的划分,下列哪个阶层获得的利益最多  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此篇期末复习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由雅安中学历史备课组集体拟制,本站小编收集整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第3至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3、。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奴隶的反抗斗争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D.自然灾害的威胁  2.依据财产等级制度的划分,下列哪个阶层获得的利益最多  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D.奴隶  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其中涉及商鞅改革的措施有①废井田②奖励耕织③废分封,行

4、县制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4.“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  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  5.“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A.孝文帝改革B.1861年改革C.梭伦改革D.明治维新  6.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北魏的社会矛盾主要包括①阶级矛盾②民族矛盾③战乱④外来侵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

5、,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D.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8.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9.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6、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11.下列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了“因天

7、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有  ①青苗法②农田水利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2.王安石说:“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究固宜少”。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了保甲法主要是  A.抵御辽.夏的进攻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减少政府开支D.巩固自己的权势  13.“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强烈的反对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C.支持变法的皇帝过世,他们失去了支持D.保守派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14.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

8、赦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建立,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