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ID:2035409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4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1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2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3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4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青州市何官初级中学张振辉电话:3571040三、《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三节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有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知识基础,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故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拟以自主探究气体压强的相关知识为主。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2)了解抽气机的工作原理。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难点: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强

2、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数值的方法。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分析对比,指导应用。四、教学资源与器材准备(1)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九年级物理(2)相关实验器材,如:水杯,硬纸片,底部铺有沙子的瓶子,纸条,火柴,剥了皮的熟鸡蛋,塑料可乐瓶、针、开水、塑料吸盘、玻璃板。(3)多媒体课件,如: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总结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空气的流动特点与液体对比引入课题。(二)、新课学习1、演示覆杯实验,引入新课(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3、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学生活动:动脑思索,回答问题,考虑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2、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塑料瓶变形”实验和“瓶吞熟鸡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原因。3、历史重现,引人入境。利用多媒体放映马德堡半球实验视频,回顾历史,感受著名的大气压存在实验。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出问题,探究问题:(1)什么是大气压强?产生原因是什么?(2)列举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注射器是怎样应用大

4、气压强的?(3)你能将吸盘附着在墙壁上吗?试解释吸盘挂钩原理。5、点拨精讲、解难析疑学生活动:学生用弹簧秤去拉开在光滑桌面上的塑料挂钩的吸盘,并让他说出他的感觉,让学生体验大气压的大小,然后引出托里拆利实验。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托里拆利实验)(1)、讲解“托里拆利实验”,(2)、对比当年托里拆利实验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索,两者为什么有差异呢?由此可猜想大气压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讨论交流后引出:760mm汞柱就是物理学中规定的一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1.013×105Pa。继续播放实验中的拓展部分,设疑:接下来的实验发生了变化?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步骤和现

5、象,分析原因。(1)、玻璃管倾斜,水银柱怎样变化?你怎样理解高度?(2)、玻璃管提起些又怎样?(3)、向槽内再倒入水银结果如何?分析:水银柱高度不变的原因是什么?(外界大气压强没变,等于液柱产生的压强,而液体压强只与密度、高度有关,密度不变高度自然不变与其他因素无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液体压强公式与本节内容相联系,弄清实验过程,突破难点。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在此环节要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6、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生活中怎样测量大气压强?讨论后同学发言。(1)、课本上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的方法。(2)、常用气压计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3)、简单介绍金属盒气压计。设计意

6、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合作交流的能力。7、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导言:大气压是我们的朋友,大家生活在城市里,一定没见过活塞式抽水机和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离心式水泵,想了解吗?一起来吧!先播放视频资料,了解离心式水泵。再请同学自主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演示动画,共同探究,明确问题。学生活动:自由浏览,利用信息资料学习。分组讨论,自主探究。8、反馈练习:请同学点击“想想做做”,自我检测,分组讨论,提出疑难。教师点拨补充。(三)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四)达标反馈(幻灯片放映)(五)、课外作业1、用刻度尺测你手掌的长和宽,粗略计

7、算你手掌的面积;求作用在你手掌上的大气压力有多大?想一想,作用在你手背上的大气压力有多大?2、结合课本P88页“想想做做”自制一个气压计,并用它测一测某一天中早晨、中午和晚上的气压,看看有什么变化。六、教学效果评价七、教学反思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让学生从平时的经验中做到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