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写罗马书的因由

保罗写罗马书的因由

ID:20355494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保罗写罗马书的因由_第1页
保罗写罗马书的因由_第2页
保罗写罗马书的因由_第3页
资源描述:

《保罗写罗马书的因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保羅寫羅馬書的因由盧龍光博士保羅為何要寫羅馬書?對於一些基督徒來說,可能從未想過這會是一個問題,也可能看不出這個問題有甚麼意義。究竟保羅寫羅馬書之目的是甚麼呢?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羅馬書的特色:1.保羅寫羅馬書的時候,他還未到過羅馬(一8~13,十五22~24)。2.保羅在信首部分,表明他非常希望能探訪羅馬(一8~13),但在信末卻指出只是想經過羅馬,他真正的目的地是西班牙(十五22~24、28)。保羅預備在寫信之後要先去耶路撒冷,然後才經羅馬到西班牙去(十五25~32)。3.比較起保羅的其他書信,羅馬書是較為理論性地討論一些問題,

2、而較少指向一些具體的問題。4.在書中保羅明顯地有時以猶太人為他說話的對象(二17~29,四1,七1),然而有時卻又與外邦人對話(十一13,十五10~11)。5.在羅馬書裏,保羅從未用過「羅馬的教會」這個名稱去稱呼在羅馬的基督徒群體,而在十六章中,卻提及「家中的教會」(十六5)和二十六個人的名字。6.保羅在書中引用了很多舊約經文,數量之多,不但超過了任何一卷保羅的書信,而且更是超過了所有保羅書信的總和(註1)。7.在羅馬書的文體方面,保羅經常運用一種問答式的表達方式(Diatribe)來說服他的收信者(三1~9、31,四1~2,六1~3、15~16,七7

3、、13~14),這種文體很少在保羅其他的書信中出現;而這種文體在希臘羅馬的世界裏,是屬教導性而非爭辯性的(註2)。因著上述這些特色,使我們不能同意一些學者的觀點,他們認為保羅對羅馬的情形所知不多,所以他寫信的內容和目的,與羅馬基督徒的處境和需要關係不大。保羅寫羅馬書只是為了反省他自己過往的經驗,或者只是向羅馬基督徒介紹自己對福音的看法,甚至是為了去耶路撒冷而準備的辯詞(註3)。其實,從羅馬書這些特色來看,我們可以稍為了解保羅當日寫羅馬書的處境及目的,是與羅馬基督徒所面對的問題與處境有著緊密的關係。首先,保羅雖然在寫羅馬書時仍未去過羅馬,但正所謂條條大路

4、通羅馬,保羅在他多次傳道的旅程中,在路上遇到羅馬的客旅,因而得知羅馬的一般情況並不出奇;而羅馬書十六章(註4)所提的二十六人,很可能是保羅在各地傳道時所認識的弟兄姊妹,其中包括了百基拉和亞居拉,他們正是使徒行傳十八章1至3節中所提及,因羅馬皇帝革老丟驅逐猶太人離開羅馬而受影響的一對夫婦。保羅與他們在哥林多同住作工,稱他們是「在基督耶穌裏與我同工,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十六3~4)的,可見保羅與他們的關係何等親密,保羅寫羅馬書時,這對夫婦已經身在羅馬,故此,保羅從他們處得以了解羅馬城中的猶太人,以及基督徒群體的具體情形(註5)。而保羅其他的書

5、信,皆是為了針對受信者的具體處境而寫,故若說羅馬書是唯一的例外,則難以令人信服了(註6)。第二,雖然羅馬書比起其他保羅書信來說,討論的問題較為理論性,但在羅馬書十四至十五章13節,保羅明顯地是針對羅馬信徒具體情況而作出教導,而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一些有猶太背景的信徒(被稱為「信心軟弱的人」,十四1),與一些有外邦背景的信徒(被稱為「堅固的人」,十五1),他們並沒有組成一個教會,而是分別屬於羅馬的家庭教會。當他們有機會一同吃飯時,其中卻因食物的問題引起爭執(十四14~21),後果非常嚴重,因為早期教會的崇拜與一同分享食物(主餐)是難以分開的,不能一同吃飯也意

6、味著不能一同崇拜(註7)。羅馬的基督徒群體很可能就是面對著猶太背景信徒與外邦信徒彼此相爭、分裂的情況,這與保羅所強調基督的身體是合而為一的教訓(林前十二;羅十二3~5)有極大的矛盾;因此,倘若羅馬的信徒群體真的陷入此分裂的危機中,保羅為此而書寫羅馬書是極有可能的(註8)。第三,保羅在羅馬書中,猶太人與希臘人(外邦人)的關係明顯是他所關注的,尤其是有一種「先」、「後」之次序關係,更特別的是這種關係是有所轉變的。在羅馬書一章16章中提及福音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在二章9至11節中則提及患難、困苦與榮耀、尊貴、平安亦是「先」加給猶太

7、人,「後」是希臘人,然而「神不偏待人」,因為在第三章中皆強調猶太人與外邦人在罪惡下,及對神來說卻沒有分別(三9、22~23、29~30),甚至在第四章談及亞伯拉罕的時候,亞伯拉罕「先」是未受割禮的(外邦人),然「後」才受割禮(猶太人),故此,他是一切「未受割禮而信」和「那些不但受割禮,並且按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未受割禮而信之蹤跡去行的人」的共同之父(四11~12)。及至九至十一章,次序開始倒轉過來,「那本來不追求義外邦人反得了義,就是因信而得的義。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義,反得不著律法的義。」(九30~31)十一章中更強調救恩臨到外邦人是要激動猶太人發憤(

8、十一11),而先要「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才到「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十一25~26);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