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与人生

诗书画与人生

ID:20367436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诗书画与人生_第1页
诗书画与人生_第2页
诗书画与人生_第3页
诗书画与人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书画与人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书画与人生张辛一、引言1、当今世界出问题了——科技和资本在无情地加速度运作,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功利主义日益膨胀。蔽于用、役于物、迷于客是当今人类基本状态。——人类生活越来越紧张、机械和枯燥,人们失去了天真,失去了天趣、物趣和人趣,“有了知识而不能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乏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之心。”——于是当今国际出现了一种普遍性的思想潮流,即倡导传统,呼唤人文道德。——于是国际有识之士和思想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孔子、老子、庄子。2、由“仁”说艺术——世界可以分为三,即神世

2、界,物世界和人文世界。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是人的文化。中国文化认为人理所当然应生活在人世界,即心世界。——仁者,人也。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最高道德条目,是礼乐之本。仁旨在实现人与人、身与心以至天与人之间一种和谐关系。“由仁义行”才是人行为的最高自由。昧失人心,流于不仁,必然会走入唯神或唯物的黑暗。——“仁者爱人”。爱只是人的道德底线。“仁”的主要或基本涵义是“敬”,“无敬何以别犬马乎!”。敬是实现天人、人人和身心和谐的根本所在。敬有两大涵义,一是忠,二是恕。“从容中道,圣人也”,“从容以和”,只有忠恕,只有从容,才能实现和谐,才能安顿现实生活

3、,实现艺术人生。——“仁者,心之宅也。”人的生活应是心的生活,人生是情感,而非智能。有心乃有情,有情则有趣。“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领略的快乐”,“人生快事莫如趣”。趣即生趣,即艺术。有心,有情,有趣乃君子。——心生活是真正的和谐生活。艺术是和谐生活的产物,是真生活,真情感,真生命的体现。3、艺术鉴赏的一般原理:意义、技术和历史演变二、中国文化是道文化,是礼乐文化1、道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及其发展演变的内在依据(形而上的本体论)2、礼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和主要表征3、礼乐乃人生大艺术A、礼乐是中国古典社会主要支柱:其功能一是涵养理性,安顿人生;功能二是以

4、人伦组织社会,维持社会秩序。B、礼乐生活即心的生活,乃“以天赋本能的和谐为基础的生活”,即“顺着自然而生活”,有序的生活,即乐天知命的艺术生活:既不听命于神,也不受制于物,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以自己的心主宰自己:不是到彼岸世界寻找解脱,而是在此岸世界好好活着,学做圣贤;不是一味追求物质的最大满足,而是尽可能寻求心灵的愉悦,或曰不是因有所得而满足,而是即使无所得亦愉悦。使人超然物我而安和自得,而不是分别物我而唯物是取,唯利是从。这就是中国典型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国文明是四季分明的农业文明。基本特点:内足、定居、长期靠天吃饭。因此不外争、讲秩

5、序、尚和谐。因此中国文明成为一种礼乐文明,中国古典社会成为一种最理性的社会——不需要宗教而能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人不能不乐,乐是天情。乐是对人的天情进行合理节制的最有效方式,而乐的精神则是和,“大乐与天地同和”。和是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特质。和就是顺着自然而生活,和是人高尚生活的基本特性和前提,和是中国人典型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方式。于是成就了礼乐文化。于是吃穿用等各个方面都贯穿一个礼,充满艺术情味,既安且乐,亦仁亦寿。——于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使生活、使生命本身审美化或诗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终由秩序,而韵律,而艺术。进入生

6、命的高境界——艺术境界。三、艺术与中国艺术1、“艺术”释义A、艺术是人生必需之才能、技艺、技术。“艺,种也”,“艺,能也”,“艺,才技也”;“术,道也”,“术,所由也”,“术,犹法也”B、近代所谓“艺术”,乃由日文翻译西文“art”转道而来。“art”本来也有技能、技术及学问等含义,后才被解释为超乎技能等一般活动之上的特殊的(美的)创造性活动或能力。黑格尔“(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是)绝对精神王国,艺术乃在此王国保有其位置”;尼采“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的活动”2、中国艺术的特质A、强调源于自然。“乐者,天地之和也”;“凡乐达天

7、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乐者,乐也。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必不免也。”“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各适物宜”;B、由“中”基“情”。“乐由中出,礼由外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志动于中,刚柔歌咏之声发于外”;C、是乐的产物,是身心和谐的产物。“乐者,乐也。人情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声音动静合道则为艺术;D、“法自然,师造化”为最高境界。庄子:“原天地之大美而达万物之理”;王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夫之

8、:“(艺术)参造化之妙”;龚贤:“(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刘熙载:“与天为徒”E、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国艺术的基本品格。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