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氏菌属和检验

志贺氏菌属和检验

ID:20372936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志贺氏菌属和检验_第1页
志贺氏菌属和检验_第2页
志贺氏菌属和检验_第3页
志贺氏菌属和检验_第4页
志贺氏菌属和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志贺氏菌属和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志贺氏菌属及检验  志贺氏菌属(Shigella)的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临床上能引起痢疾症状的病原生物很多,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还有阿米巴原虫、鞭毛虫、以及病毒等均可引起人类痢疾,其中以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人类对痢疾杆菌有很高的易感性。在幼儿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菌痢,死亡率甚高。一、生物学性状  志贺氏菌属细菌的形态与一般肠道杆菌无明显区别,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2-3μm,宽0.5-0.7μm。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DNA的G+C为49-53克分子%(Tm法)。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能在

2、普通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6.4-7.8。37℃培养18-24小时后菌落呈圆形、微凸、光滑湿润、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直径约2nm,宋内氏菌菌落一般较大,较不透明,并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无菌膜形成。  本菌属都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不发酵乳糖,仅宋内氏菌迟缓发酵乳糖。靛基质产生不定,甲基红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产生H2S。根据生化反应可进行初步分类。  志贺氏菌属的细菌对甘露醇分解能力不同,可分为二大组。  A、不分解甘露醇组:主要为志贺氏菌。又根据能否产生靛基质,进一步分靛基质阳性(1、3、4、

3、5、6、9、10型)和靛基质阴性(2、7、8型)的志贺氏痢疾菌。  B、分解甘露醇组:包括福氏、鲍氏、宋内氏菌。再按乳糖分解情况,分为迟缓分解乳糖的宋内氏和不分解乳糖的福氏和鲍氏菌。后者进一步再根据靛基质产生与否,分靛基质阳性(福氏菌1、2、3、4、5型和鲍氏菌5、7、9、11、13、15型)和靛基质阴性(福氏菌6型和鲍氏菌1、2、3、4、6、8、10、12、14)二类(见表一)   抗原构造与分型:志贺氏菌属细菌的抗原结构由菌体抗原(O)及表面抗原(K)组成。主要抗原有三种。  型特异性抗原:型多糖抗原为菌体抗原的一种,是光滑型菌株所含有的重要抗原。当菌株变为粗糙型时,

4、此抗原也常随之消失,各菌型所含的型抗原不同,可用于区别菌种的型别。  群特异性抗原:为光滑型菌株的次要抗原,也是菌体抗原的一种。特异性较低,常在数种近似的菌内出现。在福氏菌株中,由于所含群抗原不同,可将某些菌型分为多种亚型,如福氏菌2型,根据群抗原不同,可分成2a、2b两个亚型。  表面抗原(K抗原):在新分离的某些菌株菌体表面含有此种抗原。不耐热,加热100℃1小时即被破坏。具有此种抗原的菌株,可阻止菌体抗原与相应免疫血清发生凝集。  根据抗原构造的不同,按最新国际分类法,将本属细菌分为四个群、39个血清型(包括亚型)(见表二)表二志贺氏菌属抗原的分类菌名血清分类生化特

5、性群型亚型甘露醇鸟氨酸脱羧酶志贺氏菌A1~10 +-福氏菌B1~6x、y变种1a、1b、2a、2b、3a、3b3c、4a、4b+-鲍氏菌C1~15 +-宋内氏菌D1 +-  A群:也称志贺氏菌群,有10个血清型。不发酵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与其他各群细菌无血清学联系。  B群:也称福氏菌群,已有13个血清型(包括亚型和变种)。最近又发现3个亚型(1c、4c、5b)。发酵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抗原结构较复杂,各型间有交叉凝集。每一福氏菌型具有二种抗原,即型特异性抗原和群抗原,前者只存在于同型菌株中,后者有许多种,存在于福氏各菌型中。例如福氏1b型除含有1型特异性抗原外,

6、尚含有4、6群抗原。  C群:也称鲍氏菌群,有15个血清型,分解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各型内无交叉凝集。  D群:也称宋内氏菌群,仅有一个血清型。分解甘露醇,有鸟氨酸脱羧酶,迟缓发酵乳糖。有Ⅰ、Ⅱ相之分。  抵抗力:志贺氏菌属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力,以宋内氏最强,福氏菌次之,志贺氏菌最弱。一般在潮湿土壤中能存活34天,37℃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可存活96天,在粪便内(室温)存活11天。日光直接照射30分钟,56-60℃10分即被杀死,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很敏感,1%石炭酸中15-30分钟即被杀死,对氯霉素、磺胺类、链霉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变异性:  S-R型变异

7、:菌落可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同时常伴有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和致病性的变异。在机体内,尤其在慢性患者和恢复期患者,志贺氏菌可发生变异而失去原来的生化和抗原特性,成为不典型菌株。但其中部分不典型菌株,可通过10%胆汁肉汤等返祖为典型菌株。故在慢性患者或带菌者粪便检查时,对这类菌株要特别注意,必须多次反复检查。因这对传染源的发现及控制有重要意义。  耐药性变异:自从广泛使用抗菌素以来,志贺氏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国内部分地区报道(1972-1974),志贺氏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达74%、氯霉素73.6-97%、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