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

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

ID:20377160

大小:198.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13

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_第1页
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_第2页
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_第3页
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_第4页
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茶源茶史,茶叶发展历史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证明了茶叶被利用是从采食茶树鲜叶开始的,以后发展至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造团饼,逐渐发展至炒青散叶茶。再从绿茶发展形成了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和红茶。用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作原料又进一步加工形成了花茶、紧压茶、速溶茶、保健茶、果味茶和含茶饮料。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叶,原本几乎都是一样的,但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或蒸、或炒、或晒、或烘、或揉、或压等等,最终形成了品质风味各异的多种茶类。一制茶与茶类演变从发现利用茶叶发展至现今丰富多彩的茶类,经历了二、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是: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

2、→龙团凤饼→蒸青散叶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再加工茶。1、采食茶树鲜叶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如从神农时代算起,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本草衍义》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见,最初的利用是采食鲜叶的。2、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以茶作菜,现在云南的基诺族仍保留了吃凉拌茶的习俗。茶作羹饮,见晋代郭璞(276—324年)《尔雅》“槚,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茶被利用作药治病,就像采集其他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3、。3、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唐代以前已有蒸青作茶饼的制法,到了唐代,制法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干矣。”唐代饼茶中间有孔可串穿,有大有小,大饼茶为一斤至五十两。宋代进而出现研膏茶、腊面茶,以后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1121—1125年)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遗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4、从团饼茶到散叶茶陆羽《茶经》:“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唐代已

4、有散茶。到了宋代,饼茶与散茶均有生产,《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散茶即芽叶散茶。到明代,散茶生产更为普遍,明太祖朱元璋为适应潮流,也下达诏令改贡饼茶为芽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十六日:“庚子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5、从蒸青到炒青唐宋时代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772—842年)《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就有“斯须炒成满室香”的诗句。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舒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都有较详细的启示。至于“炒青”茶名,早在

5、宋代陆游(1125—1210年)诗中就有记述:“日铸(浙江绍兴日铸茶)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6、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绿茶是经杀青(蒸青或炒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汤绿叶。当绿茶炒制不当闷黄后即变成黄汤黄叶,后来发现黄汤黄叶的茶叶也别具一格,就采取有意闷黄的做法制成了黄茶。茸毛特多的茶树芽叶经晒或烘干后,芽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茶叶呈白色,因而形成了白茶。制成的绿茶经泼水推积发酵,茶叶发黑,形成了黑茶。黑茶是明代茶马交易的重要物质。红茶是茶鲜叶采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发酵变红而形成。最早的红茶是从福建崇安星村的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以后扩大至江西、安徽等地

6、生产。明末清初在福建武夷山一带产生了乌龙茶,据说是采摘的芽叶在箩筐中摇荡时间长了,叶缘受损发酵变红,再经锅炒、揉捻、烘干后,橙黄汤色,叶片三红七绿被称为半发酵茶。7、从素茶到花香茶早在宋代就有添加龙脑的加香茶,也有以茉莉花焙制的花茶。明代的钱椿年《茶谱》(1539年)记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二各类茶的加工1、中国茶叶分类中国茶类之多是世界之最,众多的茶类归纳起来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类。基本茶类依据发酵程度不同由浅而深,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青茶)、红茶、黑茶。以基本茶类的茶叶作原料,进行再加工

7、形成各种各样的再加工茶,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2、绿茶加工烘青绿茶制造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达数百种,外形千姿百态,有卷曲形、直条形、园珠形、螺形、针形、单芽形、片形、舒展形、扁平形、颗粒形、花形等。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是主要出口绿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杀青方式有锅炒杀青和热蒸汽杀青两种,蒸汽杀青的绿茶称“蒸青绿茶”。干燥依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炒干的称“炒青”,烘干的称“烘青”,晒干的称“晒青”。细嫩的名优绿茶,千姿百态的外形,都是制

8、造过程中采取不同的造型方式(手法)而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