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沉默者的声音

倾听沉默者的声音

ID:20383813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倾听沉默者的声音  _第1页
倾听沉默者的声音  _第2页
倾听沉默者的声音  _第3页
倾听沉默者的声音  _第4页
资源描述:

《倾听沉默者的声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倾听沉默者的声音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不当的课堂行为是导致师生缺乏交流,课堂气氛单调沉闷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改进教师的课堂行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情感因素;课堂行为    20世纪60年代,以Erison,MaslounityLanguageLearn-ing)都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注重为语言学习提供安全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语言的发展。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知情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据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50%以上教师认为当前学校中重

2、知轻情的现象相当严重:90%以上教师认为应当通过培养学生情感来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希望运用情感因素的教师占99.7%,但付诸实践的教师仅占8.8%(项茂英,2003)。因此,我们的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沉默的学生,无言的课堂。“要学会说话,就必须真正地开口(Skehan,1999)”。在大力倡导主动学习,合作性学习,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更要学会倾听学生的个性化的声音,给学生提供表达个人意义的机会。本文试图从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教师的课堂行为来分析学生沉默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了四个方法对策。    一学生的情感因素    1 性格(personality)  

3、心理学将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两种。外向型学生性格开朗,富于冒险,活泼积极。内向型学生不喜欢社交,不喜欢张扬。外向型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易产生紧张心理,教师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而讲的笑话或做的一些动作很容易产生预定效果。他们积极参与各种交流活动,为完成任务出谋划策。而内向型学生比较矜持寡言,在人多的场合感到不自在,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书面交往,互动性差,易使课堂产生沉闷的气氛。此外,学生的沉默亦与教师的性格有关。有的教师容易偏爱与之性格相近的学生,而忽视那些性格与之不太相近或不太容易接近的学生。根据笔者多年从教的观察,大部

4、分外向型的教师容易喜欢那些喜悦健谈,乐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而倾向于责备内向型学生的沉默;对于部分内向的教师来说,又会对外向型学生的过于活跃或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不作深层次的分析颇为反感。看来,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照顾学生性格的一面,还要兼顾自己性格的一面。    2 抑制(inkibition)  抑制是一种具有保护性能,抵制外部威胁的心理屏障,它与自尊心(self-esteem)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了解自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保护自我的屏障,用以保护脆弱的自我,排斥那些威胁个人价值观和信仰的观点、经历和感受。自尊心较强的人更能抵制自我的威胁

5、。保护性的心理屏障相对低;而那些自尊心不强的人往往筑起高高的心理屏障,保护能意识到的自我,在处理事情时表现为缺乏自信(王初明:1990:110-111)。抑制阻碍我们用外语交际。调查显示,61.5%的学生不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其中有26.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发言犯错误丢面子。    3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m于1977年首次提出。它是指个体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感受。Bandura等人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去行为失败的经验是形成自

6、我效能感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源。由于成绩好的学生在过去的行为经验中多为成功经验,如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课堂上顺利回答教师的提问,下课轻松完成家庭作业,他们与同班同学相比掌握更加复杂的技能,因此面临相同的任务时更具有信心,表现出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自我效能感较低,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学习的自信,表现出一种获得性无能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信心不足,进而对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一种不可控制的心理,因此在确立学习目标时往往选择自我防御(self-defenc句式的学习,不敢冒险,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回避,表现出较低的学习策略水平。    二教师不当

7、的课堂行为    课堂行为主要是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它是关系到能否形成最佳学习气氛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师不当的课堂行为主要表现在:  1 师生对话中的差异  教师与“优生”对话时往往更符合教育要求,而与“差生”对话时则常会出现“非教育性”的言行。在口头言语互动中,对于学业成功者,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对话方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要求高,在对话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耐性;而对学业失败者,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言语表达,对话进程中较少给学生思考与充分表达的机会,提问的质量要求也低。前一种对话方式对学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