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ID:20390226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_第1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_第2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_第3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_第4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勘察单位是五大安全责任主体之一。因此,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高层建筑项目的场地稳定性、地基基础方案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论证,对深基坑开挖、边坡支护及降水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场地稳定性,桩基,基坑开挖与支护  1、工程概况  某工程由主楼、裙楼、酒店及其附属设施组成。其中主楼地上48层,高度168m,基础埋深12m,筒体—框架结构,基底压力1100kPa。裙楼与酒店4层~8层,高度12m~

2、24m,基础埋深6m,框架结构,基底压力80kPa~150kPa,总建筑面积80900m2。  由于该工程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除了搞清一般高层建筑工程勘察规定的要求外,还需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要求野外钻探时进行全断面采芯,以便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多方面论证分析。  (2)采用桩基时,应提出合理的桩基方案,预估单桩承载力及群桩视为实体基础时承载力和沉降计算。  (3)对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必要时提出深基坑开挖的支护方案。  (4)判断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的可能性和对已有建筑的影响。  2、勘察工作的布置 

3、 2.1勘探点的布置  该工程勘察时,对主楼地段共布勘探点5个,深度90m~110m(考虑桩基下沉降计算深度和进行时程分析确定的假基岩面深度),原位测试手段有标准贯入试验(3点、每点深度要求达到80m),静探(4点、每点深度30m),波速试验(3点、深度100m~110m),常时微振动(3点)。对于裙楼、酒店地段共布勘探点17个,其深度15m~25m,原位测试手段主要有标贯、静探、波速。抽水试验,主楼和酒店各布一深度为30m和15m的抽水井,在垂直和平行地下水流向上布置了6个观测孔,深度分别为15m~25m。  2.2室内试验  除一般常规试验外,为了计

4、算地基承载力、验算边坡稳定性和支护设计等的需要,选做了直剪(快)和静三轴试验(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试验。为提供抗震动参数,按不同时代、不同岩性进行了动三轴试验。为了解地基土的应力历史选做了高压固结试验。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处于河流西岸I级阶地,场地堆积物呈较明显的水进沉积的韵律旋回,据此把本场地第四系地层划分为22层,具体划分如下;  3.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Q4)  底部埋深在地表下15m左右,分两个层次,上部:第(1)层松散的人工填土及(2)层稍密的粉土,埋深在0~5.0m。下部:第(3)层~(5)层,地基土由褐黄色、饱和的粉土

5、、粉质粘土及稍密的砂土交互出现,埋深在5.0m~15.0m。  3.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地层(Q3)  底部埋深在地表下65m左右,分三个层次,上部:第(6)层~(8)层,由灰褐色的粉质粘土、粉土与薄层中密砂土交互出现,埋深在15.0m~33.0m。中部:第(9)层~(11)层,由褐黄~褐红色粉质粘土、粉土与中密~密实砂土交互出现,埋深在33.0m~40.0m。下部;第(12)层~(14)层,由褐灰~褐红色的粉土、粉质粘土与密实砂土交互出现,埋深在40.0m~65.0m。  3.3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地层(Q2)底部埋深在地表下65m之下至终孔深度,分两个

6、层次,上部:第(15)层~(19)层,由褐黄~黄色的低压缩性粉质粘土、密实的砂土组成,埋深在65.0m~94.0m。下部:第(20)层~(22)层,由密实的砂卵石层夹棕褐色坚硬的粉质粘土组成,埋深在94.0m~110.0m。  4、地基与基础方案分析  4.1天然地基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主楼基础埋深12m,其基础底面将位于第(5)层粉质粘土上,裙楼与酒店埋深6m,酒店基础埋深将位于第(3)层粉质粘土上,局部地段位于第(2)层粉土与第(3)层粉质粘土的交界部位。为此下面采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分别对上述三地段采用天然地基方案的可行性作较详细的分析与计算,计

7、算结果见表1:      4.2桩基方案的论证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主楼采用天然地基不可行,考虑到该建筑层数多、荷载大、稳定性要求严格及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很敏感,经分析排除了预制桩和扩底墩等桩基方案,建议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提出了主楼桩基按不同的桩径(0.8m、1.0m及1.2m)、桩长及考虑桩基施工工艺按正方型布桩,桩距按3D、桩端持力层宜选择在第(15)层及其之下土层进行的单桩承载力估算及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的验算,同时还对建议的桩基方案提出了群桩持力层强度、沉降及倾斜值等参数。  4.2.1单桩承载力的估算及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验算见

8、表2、表3。      4.2.2建议的桩基方案    综合考虑施工难度、桩长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