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 

ID:20392784

大小:10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2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 _第1页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 _第2页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 _第3页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 _第4页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0页。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賈。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朿,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屮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女红(gong)安土重迁移(zhdng)商埠(⑺)花团锦簇(cd)♦•••B.橙临(li)大放厥词(ju6)挾制(xi6)蔫头呆脑(ydn〉•.番《C.懦

2、弱(nud)年高德劭(shao)两栖(ql)沁人心脾(qln)••••D.遽然(j(i)精祌抖擞(sdu)塌陷(td)—柱擎天(qing)••••【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A项,“埠”应读“bu”;B项,“挟”应读“xia”;D项,“坍”应读“ta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C.沉迷网络使小明

3、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己,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答案】D【解析】本题考杏正确使用词语(包拈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A项,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这里用来形容“真情”,显然不当。B项,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是一个贬义词,此处感情色彩用错。C项,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此处不符合语境。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4、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恰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人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果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屮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到。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己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物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己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M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答案】A【解析】

5、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B项,暗换主语,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不再是“他们”。C项,搭配不当,“咀嚼……经历”不搭配;成分残缺,可改为“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屮奉献、成长与幸福的感受”。D项,句式杂糅,去掉“是由于”或“所导致的”。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①院落格局屮轴对称、层次递进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③它集教学、藏屯、祭祀于一体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巾与巾轴线上⑤门堂、斋

6、、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⑥讲堂布置在屮轴线的屮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与两旁A.②③④⑥⑤①B.②⑥④①⑤③C.③①④⑥⑤②D.③②⑥④①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③句总写其特点,并紧承上句;①句总写起院落的布局,④⑥句分写,并且⑥句紧承④句,⑤句写建筑风格,②写建筑给人的感受,并于下句衔接紧密。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

7、兰学者克罗宁时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述,大自然“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吋,天气已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到现在,人类己经处于“夏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夏季”终将过去,这也是自然

8、规律,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秋季”才会来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繁、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