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硐室设计方案

避难硐室设计方案

ID:20412548

大小:10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2

避难硐室设计方案_第1页
避难硐室设计方案_第2页
避难硐室设计方案_第3页
避难硐室设计方案_第4页
避难硐室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避难硐室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避难硐室设计方案宁洱胜利煤矿紧急避难硐室设计方案宁洱胜利煤矿安全科编制二O—二年六月二十五H1前言3第一章紧急避险设施分布依据及地点4第二章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容积5第三章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及整体性设计-------9第四章投资概算16目录2前S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生产安全的迫切需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技术装备,为规范和促进宁洱胜利煤矿井不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安监总煤矿【2010】15

2、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县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宁洱胜利煤矿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方案。木建设方案中的紧急避险设施建设主要是指全矿永久避难硐室建设以及其他“五大系统”的对接;硐室内紧急避难设施由供氧、动力、坏境监测、排泄物处理、空气幕联动和通信等各个系统组成,规划合理的避灾路线,补充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并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

3、、通信联络等系统相对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3第一章紧急避险设施分布依据及地点1.1紧急避险设施方案设计依据1.1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5—20051.1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13《煤矿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1.1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1.15《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1.16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1.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

4、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1.18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1.19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木规范(试行)1.20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1.2紧急避险设施布置依据根据安监总媒装【2011】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屮第5条“永久避难硐室是值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

5、)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及《云南省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的规定。1.3紧急避险设施方案确定(两个备选方案)该硐室位于(方案1.建设于宁洱胜利煤矿三水平井底车场附近,为+950大巷和+950通道之间串联建成。其底板标高为+950m,全部位于细砂岩之中。方案2.建设于二水平西石门,由+1010西石门大巷通道之间申联建成,巷道全部位于细砂岩之中)。根据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监测到的4全矿下井作业人员及硐室附近人员分布情况统计,所冇范围内作业人员一般

6、为50人左右。按照紧急情况下井下作业人员就近避难的原则,同时根据《云南省煤矿井不避难硐室技术要求》第四条第三款“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20%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0人的避难需求”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内按60人考虑,每人有效使用面积不低于1.0m2过滤室的净而积不小于3.0m2。第二章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容积2.1永久避难硐室2.1.1永久避难硐室规格(1)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内按避难人数60人考虑,每人应不小于1.0m2,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3

7、.0m2的使用妞积计算:S生=1.0x60=60m2S过=3.0m2(2)永久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的设计宽度为3.0m,过渡室的设计宽度若为2.0m,生存室容量的备用系数为1.2,计算其长度:a生=60xl+3=20ma过=3.0+2.0=1.5m过渡室长度不小于1.5m即满足规定要求,现结合设计实际,防爆门两道,厚度为lm,防护门两道和过渡室长度为2m。所以永久避难硐室总长度为a=a生+a'过=20+4=24m(3)根据现冇避难硐室和永久避难硐室施工需要,生存室的设计宽度若为3.0m和过渡室的设计宽度为2m时,生存室长度

8、不得小于20m和硐室总长度不得小于24m可满足要求。(4)采取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总面积S=67m2,生存室面积S生=60m2,过渡室面积S过=3m2,满足规定要求,5硐室具体参数见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图。2.1.2永久避难硐室的功能(1)整体结构坚固密闭,能达到防火防爆,隔绝有毒有害气体的要求。(2)硐室能实现独立供氧,提供人员生存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