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013-2014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ID:20414404

大小:1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2013-2014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_第1页
2013-2014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_第2页
2013-2014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_第3页
2013-2014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2014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O16Na23Mg24Al27Si28Cl35.5Mn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后于还原反应发生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2.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SO2→SB.SO32-→SO2C.Fe2+→Fe3+D.Cl2→ClO-3.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化合价变

2、化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4.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①密度比空气大②易液化③能溶于水④有毒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④5.下列药品可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的是A.盐酸B.氢氟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水玻璃6.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7.下列物质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氯水B.次

3、氯酸钠溶液C.液氯D.漂白粉溶液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净的SiO2是光纤制品的主要原料B.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D.制造水泥的原料主要是石英砂和石灰石9.坩埚是实验室用于灼烧或熔融固体物质常用的仪器,材料种类很多。熔融烧碱时使用的坩埚是A.普通玻璃坩埚B.石英坩埚C.陶瓷坩埚D.铁坩埚10.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可以用来检测某些金属离子的存在B.可以利用金属的焰色反应制备节日的烟花C.可以用稀硫酸清洗用过的铂丝D.钠元素的焰色必须通过蓝色的钴

4、玻璃观察11.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12.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1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

5、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1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g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4-B.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C.一定条件下,2.3g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1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O32-、

6、I-B.H+、NO3-、Fe2+、Br-C.NH4+、K+、SO42-、Cl-D.Na+、S2-、Cu2+、SO32-16.某氧化还原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NO、FeSO4、Fe(NO3)3、H2O、HNO3、Fe2(SO4)3.其中HNO3为反应物,则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A.NOB.FeSO4C.Fe(NO3)3D.Fe2(SO4)317.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A.自来水B.0.5mol·L–1的盐酸C.0.5mol·L–1的醋酸溶液D.0.

7、5mol·L–1的氨水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明矾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C.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Fe2++Cl2=Fe3++2Cl―D.铝粉加入到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19.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铝粉,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是A.1:3B.2:3C.1:1D.3:120.硫酸铵在加热条件下分解,

8、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3B.2:3C.1:1D.3:121.在100mL12mol/L的浓盐酸中加入足量的MnO2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氯气的物质的量是(不考虑在反应过程中的任何损失)A.0.6molB.在0.0.6mol之间C.0.3molD.小于0.3mol22.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其反应为2FeCl3+Cu=2Fe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