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ID:2043592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复习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1)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析其作用?  (2)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1)(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孤灯无焰”,闻声才知“穴鼠出”,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刻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  (2)诗人早年希望能够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晚年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遂生归隐之心(就  产生逍遥江湖纵情山水的想法),从中可见内心的愤激之情。  2.(福建省2010届青于蓝高考核按钮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2、。  咏柳(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咏柳”诗,是托物言志之作,其寓意是什么?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文意也通,你觉得那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答案(1)讽刺、揭露得志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没有好下场。  (2)原句好。原句中的“天地”着眼于空间,突出了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有诗人的主体感,能显示诗人正气浩  然之志。改句的“秋后”没有上述之意,且与“清霜”有重复之嫌。或改句好,“秋后”着眼于时间,强调了小人  可以猖狂于一时,却不可能猖狂一世;“秋后”与“清霜”呼应,且与

3、俗语“秋后算账”暗合。“秋后”的使用使诗意  更显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皆可酌情给分。)  3.(福建省三明市市区三校2010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②  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

4、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嗟”字用得好,说说诗人嗟叹什么?  (2)试分析此诗末联用典手法。  答案(1)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  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  (2)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用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  重见光明,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4.(湖南省衡阳市2010届高三两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溪桥

5、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血;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寂  静的渡口,杜鹃啼血;春草茂盛,充满生机,可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反衬效  果突出。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

6、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  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身份--—南宋移民,因  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提示“杨花”表现身世飘零;“杜鹃”表现游子思乡,此指故国之思。此题  如答同意,不给分。)  5.(福建省泉州市2010届高三3月质量检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宫词(其八十三)    王建  教遍宫娥唱遍词,暗中头白没人知。  楼中日日歌声好,不问从初①学阿谁。  【注】①从初:当初。  本诗运用了反复和对比的手法,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1)关于反复。  答:  高三语文高三语文古诗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