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

ID:20442883

大小:112.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3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_第1页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_第2页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_第3页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_第4页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分析最差:一、选择全国卷I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阁4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徐勤海《从四川汉画像砖图像看东汉庄园经济》(《农业考古》2008年第3期)等:德阳县出土一幅《芟草播种》画像砖,图中六农夫装束者在农田劳作,右四人双手挥钹镰芟草拨土,又说是砍削秸秆,左二人执钵(装种)撒种。此为粗放的撒播方式播种,虽快速但浪费种子,且因株行距不分不便中耕管理,尚不能代表水稻播种技木真正水平。该文认为该图是东汉庄园中农业生产的情形。【试题不足】

2、:其一,从罗伟先《对“收获播种”画像砖的再探索》(《四川文物》1988年第3期)一文可知,学术界对该图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祭祀灵星的舞蹈”说,“收获”说(是研究当时水稻收割及其有关问题的宝贵材料),“收获播种”说,“播种”说,“祈报社稷的舞蹈”说,等等。“祭祀灵星的舞蹈”说、“祈报社稷的舞蹈”说都认为该图表现了农业祭祀性仪式的某种场景,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场面,不是农业的一个真实场面。既然学界对该图主题内容的看法有分歧,就不宜出现在选择题中。其二,陈仲丹《中学历史教学图像史料信息解读方法浅议》(《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第2期)一文认为,如何解读图像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将之解读得既

3、准确又充分,是个史料教学中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作者提出,对图像史料所含信息的解读方法,首先要将图像信息的解读放在“二重证据法”的框架中去理解,要在融汇其他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大量信息的前提下去理解图像,发挥其互证与补充的功用。也就是说,有关历史结论的得出,主要还是要靠文献记载,画像砖这类图像史料只能是补充、印证,不能取代文字史料而单独使用,单独使用的风险性较大。【核心素养考査目标】: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汉画像石、画像砖是

4、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史料性质不仅在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而且对研究汉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艺术思想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汉画像石被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誉为“绣像的汉代史”。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的《两汉社会生活概述》一书就是引用汉画像石、画像砖等大量第一手的形象史料,从城市、科技、习俗、衣食住行、文化艺术等方面形象生动地展现丰富多彩的汉代社会生活。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屮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造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

5、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三司并立到巡抚总揽,并不是中央权力下放,A可排除。巡抚权力相对集中,可以防止三司鼎立而酿成的互不相统、运转不灵的弊端(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页183),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正砩。六部与都察院是并列的中央机构,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巡抚是都察院的外差,不是地方正式军政长官,巡抚的派遣、巡行不会削弱六部权限,起初,内地巡抚的廷推由吏部会户部主持进行,边方巡抚则由吏部会兵部主持,后来皆由九卿(六部尚书、督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廷推,巡抚的考课、黜陟、改调,橾于吏部考功、文选二司,六部权限未受到影响,C可排除,另,巡抚全称为“钦差巡抚(江西、福建、浙江

6、……)地方等处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从名称上大约可以推知其权责,不会削弱六部权限。明前期,地方三司并立,权力分散,与中央政府难以形成对立,D可排除。【试题不足】题干材料单簿,看不出巡抚属于都察院系列,看不出与六部的关系。另外,题干说地方三司直属六部,也不够准确,六部为正二品衙门,地方的布政司为从二品衙门,按察司为正三品衙门,都指挥使司为正二品衙门(直属于五军都督府,正一品衙门),地方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政务上接受六部指导,不是直属六部。【核心素养考查目标】: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全国卷m历史选择25

7、.东汉王充在《论衡》屮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两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S木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解析】:汉初政治上“汉承秦制”,思想文化上“汉继楚绪”,推行黄老之木——熊铁基先生认为用“秦汉新道家”来概括比“黄老之学”更好(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光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