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

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

ID:20452498

大小:3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3

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_第1页
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_第2页
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_第3页
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_第4页
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易中天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厦门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易中天先生,他2001年出了一本书,叫做《人的确认证》。他在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他说,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人通过艺术品实现人与人之间情感传递的过程,通过情感传递,我们确认了自己和其他的人类有共同的感受。由此,艺术家和观赏者也就最终确立了自己是一个能与他人、能与全人类息息相关的人。那今天主持人阿忆就把易中天先生请到了我们的演播现场,他是何许人也呢?我们先看一段片子。首先欢迎易教授作客我们的节目。刚才片子里说易教授他是怎么怎么样的人,他的学术特色是什么,

2、大家可能还不能了解很充分,因为这个小片子写的不具体,我们具体一下。在正式讲演之前呢,我们先听一听易教授,我给他摘出来两篇文章里的两段话。第一篇文章叫做《春来不是读书天》,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他说,“春来不是读书天。春天里的诱惑太多,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后面打了删节号,中间删了一些话。他接着说,“春天里应该去远足、去踏青,当然最应该的还是谈恋爱。就连小动物都知道,春天是恋爱的季节。所以,春天即使要读书,也只该读情书”,这是教授说的话,不是一个少年说的话。下面一段文字来自易教授写的《书生意气》,易教授这样写道,他说“有句老话叫男怕选错行

3、,女怕嫁错郎”,后面是易教授自己说的话了,“当然,这是从前,现在不怕了,选错行可以改行,嫁错郎可以离婚”,我要问的问题是,您以这种笔法写作,会不会有其他的您的那些同事,或者不认识您的那些同行的教授,说您这种写法一点不学术,非常浅薄,您不怕吗?易中天:不怕。回答完了。主持人:是不是我问的问题属于外延极大、内核极小,所以回答只有一个,就是“是”还是“否”。您不愿意阐述一下您为什么要以这种方法写作吗?易中天:因为在我看来,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活法,是我的一种生活和生存的方式。我觉得这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非常好,我干嘛要管人家说三道四?主持人:看您的文章,我

4、还想问一个小问题,您写了一篇叫“武汉人的性格”,您说武汉人骂人的水平绝对是全国第一。易中天:对。主持人:不对吧,人家大多都说是北京人第一。易中天:你是不是准备和我过招啊?主持人:您举出理由来。易中天:比方说,他说一个人长得很漂亮,武汉的方言叫“清爽”,很清爽,“他个婊子养的长得好清爽啊”。这个就绝对不是骂人了。骂人骂到这个水平,我看应该是全国第一吧。主持人:是,北京人表示跟人亲切是加个“小兔崽子”,你的小兔崽子长得很清爽啊。他把它发展到到那个地步,哎哟。好,下面我们就直接由易教授给我们带来他精彩的讲演,讲演的名字叫“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欢迎。易中天

5、:谢谢大家!在开始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在座的有当过爸爸妈妈的没有?请举手,少数。主持人:这个女同学或老师,你当了妈妈了都?我觉得刚二十岁。易中天:那好,我问第二个问题,就是有哪位同学知道一个小孩子,当过妈妈的就不回答了,她知道,一个小孩子他最先学会的是哪个词。观众:妈妈。易中天:妈妈。大多数情况下是妈妈,极个别的情况下是爸爸。第三个问题是有谁知道小孩子学会的第一个动词是什么?观众:抱。主持人:妈妈、妈妈抱。易中天:这不是第一个,他能说妈妈抱的时候已经说句子了,这个不是词。第一个词是什么?观众:要。易中天:妈妈回答。对,还是妈妈知道,没当过妈妈不知道,

6、还是妈妈知道,小孩子学会的第一个动词是“不要”,而不是“要”。你看一个小孩子他要东西,比方说他要喝水,他说水水,他要吃奶,他说奶奶,够了,他不用说要吃水,要喝奶,他不用那个“要”字。但是你给他水喝,他不想喝,他怎么说呢,“不要”。也用不着说水水。所以小孩子他是很节约的,他懂得节约成本、懂得效益最大化、懂得产出投入比。那么好了,从刚才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因为小孩子学会叫妈妈,然后学会叫爸爸、叫爷爷、叫奶奶、叫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都是称呼,所以他首先要解决的是人际关系

7、问题。第二个结论呢,“不要”是人的基本人权。因为儿童学会的第一词是“不要”,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它是一种天赋人权了。事实上我们看一个社会有没有人权,看一个社会是不是人权社会,很简单,只要看这个社会的成员有没有说“不要”的权利。咱们中国古代就没有这个权利。谁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大家都知道。还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叫做“君有赐,臣不敢不受”,就是他给你东西,你也不能不要,他夺去,生杀予夺都在万岁爷。他杀你固然是没有价可讲,他给你,你也不能讲价。比方说阿忆他刚刚请我撮了一顿,酒足饭饱,这个时候太监来了,说万岁爷有赐,赐你

8、一只烧鹅,这么大一只,这个时候我怎么办呢?我只能跪下来,一个头磕下去说“谢主龙恩”,然后在太监、在使者的监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