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

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

ID:20477609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1

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_第1页
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_第2页
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_第3页
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_第4页
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都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在体育领域。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体育参与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大学生的社会体育参与结果,以及研究体育参与的过程,即活动性、支配性、社交性和自律性,表明社会性发展的程度,给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人格改造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性;社会性发展;体育参与  :G80-05:A:1671-0568(2011)11-0181-03    一、前言  我国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还未从

2、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趋势,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呈现高度单一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欠缺和和谐性失调。特别是大学生,他们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知识人才,背负着家庭的期望,若社会性发展受阻,会影响其才能的发挥甚至导致才能的滥用,使国家教育资源、社会稳定、家庭生活都受到影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教学目标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

3、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都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在体育领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正处在由青春后期向成人期的转变阶段,其心理和生理都有其特殊性,在这个急剧变迁的社会中,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其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目前,世界各国都鼓励青少年的体育参与,其原因不仅在于体育能够促进人类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体育能够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这一观点已得到了广泛认同。体育参与是促进社会性、锻炼竞争意识、促进人格形成等学习特定的社会具有的规范和作用的手段,最终能够使学生

4、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典范、态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体育的社会化。青少年期的体育活动对个人的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提供了丰富的情绪经验、社会化功能和终身体育的可行性。  二、社会性发展  1.社会化的概念  从广义观点来看,社会化不仅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从个人角度来分析,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化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从社会角度来分析,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学研究社会化有三种角度,

5、即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结构的角度。这三种不同的角度,是研究者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不同的学科立场、方法出发研究社会化问题而形成的互不相同的理论倾向。  2.社会性的概念  无论是在心理学还是在社会学的文献中,“社会性”与“社会化”经常在相同的意义上替换使用,只不过二者所强调的方面不同。“社会化”一词,更注重个人向社会接近的过程;而“社会性”则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强调了个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和侧面。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性

6、。  为了便于研究人的本性,一般把它分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综合社会性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几点:①社会行为意味着他人或公共事业、法律、习惯和关系中所具备的行为社会化的程度。②社会行为意味着社会群体的参与程度。③作为人性的一个特点,是跟他人很好地共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倾向。  3.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1)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涵义。人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终生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不尽相同。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建立在早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大学学习,将已有的知识进行补充、修正并融为一体,进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接受为社会

7、所推崇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并成功扮演社会所期望的角色,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性发展层次。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②习用社会技能。③形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④具备社会认知能力。⑤增强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  (2)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学校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组织,其作用是把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根据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以学校为背景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是学校为维护正常的教育

8、教学秩序而制定的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行为规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证。②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引领社会新风尚的青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