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

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

ID:20486182

大小:50.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3

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_第1页
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_第2页
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_第3页
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_第4页
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现代山水画”画理、画法的思考张伟平,1955年出生,广西桂林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山水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表现形式与内容非常完备的画种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随着当今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我们对它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种种质疑。首先,快节奏的时代生活与山水画的细细品味欣赏习惯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上具材料的一成不变与当今绘

2、画材料选择的多样性显得格格不入。它的游戏规则能得到当代人的肯定吗?有人会提,对于中国山水画审美的游戏规则,当我们想要它跟上时代的步伐之时,为什么不可以象变更足球、篮球运动规则一样来达成一种共识呢?我们的画坛出现过“推倒重来论”,也有过“改革创新论”等等思潮,但是中国山水画似乎没有理会这些,它在一股无形力量推动下正在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方向演进,一切有悖于它的个人与思潮在它的后面趋于消失。所以,为了顺应它,我们只能静下心来认清它。本文想从中国山水画几个关键点人手,从而使我们能更加认清它的本质。1“继承传

3、统”是山水画家成长路上一道绕不过的坎。学习山水画须要从学习传统开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的分歧在于继承什么样的传统?有人说,你总不至于让我画得跟古人一个样吧。又有人将临过了有了“传统”,这两点都是学习传统的误区。因为,这样想与这样做的人没有理解“传统”的真正含义。古画跟继承传统画等号认为临过了这些经典名作就在我们谈谈继承传统之前,一定要分清两个词的概念。一是“传统山水画”,二是“山水画传统”。这是两个相互包含而又各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传统山水画”指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泛指一切山水画图式存住,即

4、存在于社会上、博物馆、美术馆等各地的经典名作,并由这些经典名作所呈现出的各图、各法等具体的可视图象。“山水画传统”指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泛指一切对山水画发生作用与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从无形到有形都有。比如黄公望画《富春山居》表现出的那种疏朗、洒脱,不经意处总成文章的感觉,其心动、笔动、境显的爽意从心过程,总使人想到了道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崇高境界。大概他那修心悟道的方法,化笔法于真境之中的能力,也应该算影响《富春山居图》能成为经典名作的因素之一吧:当然,对山水画这一层因素的解读与继承可能就

5、没有那么简单。总之“山水画传统”因为足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含有形于无形之间,运规律于具体之中,是否能解读得出它,能够多大程度地理解它,无时不刻地在考验着我们各自的生命质地。“传统中国画”与“中国画传统”是相互包含的,首先“山水画传统”运无形之因成就了“传统山水画”可视之图形。而从这些可视之图形中,我们又能读出它成形成体的原因。也就是说,在有形的可视画面透洒出成就这些画面的种种画家必备的因素。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谈继承“传统”的问题了。当画家只继承“传统山水画”的时候,他继承的可仅是一些可

6、视的形态,这就是石涛批判的那种佯装古人须眉,腹安古人之肺腑之人,这种生搬硬套的继承是不可取的学习方法。当我们谈继承“山水画传统”时,这才涉及到山水画发展的主题。对“传统山水画”的表面继承,只会涉及到表象,得到一些皮毛。中国山水画的路也会越走越窄。只有从表象解读出它成形成体的规律,并掌握和运用它,才有可能使山水画走入正确的发展道路。2直解“创新”。中国画的“创新”是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事情。当它作为一种时代观念提出来的时候,其理是不容置疑的,但当它具体到每个画家身上时,其千差万别的变象,就计我们解读“

7、创新”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真不知这根金光灿灿的藤,为什么会结出这么多千奇百怪的果。是理念错了,还是理解错了。“创新”是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而一旦它具体到画家身上时,很容易因此而改变不同质的画家生命个体的生长进程,并促使画家的精祌生命从内养转向外寻。这个结果是提倡山水画“创新”所始料不及的。原因很简单,精神生命的成长需要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生长过程。孔子的“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小逾距”这段话,说的就是生命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层次的认识阶段。这个

8、成长过程也是人们精神生命成长的过程,没有例外。在外部“寻找自我”与向内“培育自我”肯定会有区别。创造一个接受外部理念而成形的视觉样式与展现自己的生命感受而成形的视觉样式肯定不能等同,这也跟“应该做”与“愿意做”是两个不同出发点一样。它们是一个生命体进发出的两种不同的生命火花,前者是理智的选择,后者是理性的选择,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正确地对待时代赋予我们的“创新”要求,不能脱开民族文化的土壤去“独树一帜”,否则就有“拔苗助长”之嫌。山水面要有时代性,要“新”,但依托什么来创新,怎样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