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

ID:20523617

大小:30.9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0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第一单元检测(A)(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阅读题(4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谈谈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

2、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

3、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在散文

4、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就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

5、—杂文、随笔等走的就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就是此路。(有删改)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

6、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思路解析B项,张冠李戴,“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是由于散文在内容上对“自我”的发现。答案B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终极目的。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思路解析D项,曲解文意

7、,艺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古代散文“自我”的地位并不突出。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C.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品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思路解析B项,过于绝对

8、,“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错。答案B二、课内文本阅读(10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4~6题。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