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

贵州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

ID:20531252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贵州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_第1页
贵州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_第2页
贵州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_第3页
贵州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_第4页
贵州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州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贵州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贵州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摘要】贵州民间工艺长期处于自发封闭的生产状态,一直不被人重视。改革开放后,民间工艺品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身价日益提高,尤以年代久远的民族服饰最为商家青睐,被大量收藏或收购。正当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已经有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贵州,收购了大量的民族服饰,精美的手工艺品。这种并不正常的商业行为使得大量优秀的民间工艺品散落于境内外,其中以民族服饰及刺绣、染绘工艺类的流失最为严重,而这种状况应该引起

2、我们的重视和警觉。【关键词】地域性;异化倾向;蜕变与保护蜡染、银饰、刺绣、挑花、织锦、牙舟陶瓷、萧笛无疑是贵州民间艺术价值最高、表现力最强的作品,同时也是贵州民间艺术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艺术精品。然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的进程严重的冲击着这些民间工艺品。经济社会中,民间工艺的商品属性进一步增强。在城市的工艺品店,离开乡土的工艺品被肢解成无数碎片,也背离原初的文化意义,仅仅成为一个可观赏的饰物。最为典型的是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本与服装浑然一体的银饰、刺绣、编织等已脱离了服装本生,被化整为零,分割

3、成无数的片段,装进镜框,挂在墙上。贵州地处西部,尽管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传统文化所遭受的冲击相对较弱,但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形式不容乐观。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文化形态之一的民间艺术,认识其价值和地位,对贵州民间工艺的现状和走向,作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寻求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使之步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正是当前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一、贵州民间工艺的审美特征稚拙、质朴并充满夸张相像的艺术风格,丰富的社会功能作用,同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构成

4、了其基本特征。质朴在某种意义上隐含着粗糙的意思。由于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具等条件的制约,确实存在着材料的粗糙和手工制作的粗糙,这恰好也是民间工艺的特征之一,粗糙只是表象特征,质朴才是内心感受。贵州平塘牙舟陶就其制作工艺来讲难免粗放和简单,从制作过程来看,在塑造形象时,确实不够精致准确,线条也不那么流畅,釉色斑驳,成品上常沾有泥土甚至手指的印痕。然而正是这些看似粗糙的工艺,恰好体现了手工制作的温暖,表现出生活本色,甚至成为一种风格。质朴也意味着简洁,简洁就是一种概括,省去不必要的细节,突出重点,注重特征。

5、贵州土陶一般造型简略,注重形体,少装饰纹样,非常单纯,而造型本身也很简洁,同样给人也美感!想象与夸张,把平凡的事物加以渲染强调,赋予美好的愿望以满足审美心理的需求,这正是贵州民间艺术所具备的特质。苗族的剪纸、刺绣同为一体,只不过使用的材料不同,其风格一致。从图案的取材来看,丰富多变,有动物、植物、神话传说、英雄故事等。形象处理上敢于想象,大胆夸张,其纹样的丰富多变可说是发挥到了极致。如在苗绣中出现的龙的形象就有好多种:龙的头上有牛角,尾部变成花或宽大的金鱼尾,“飞龙”呈现为鸟状,“人龙”、“蜈蚣龙”等

6、。苗绣还常把花草、动物、人物集中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造型古拙,主题明确。他们把不同环境,不同季节或互不关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在织锦工艺中经常出现的适合纹样一般有中心主体,周围的空间布满花、草或小动物,构图饱满,整体感很强又富于变化,这与现代图案的结构非常相似。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自成一体的艺术语言,贵州民间工艺无论从工艺技巧还是艺术表现来看,都呈现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精神。造型上的质朴、生动,色彩运用的奔放,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加上熟练手工技巧,形成最完美的艺术作品。这不仅只是形式上的美感,更

7、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记录,是对美的认识与追求。二、贵州民间工艺的现状贵州民间工艺正处于由传统进入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渡时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想要维系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急于投入现代文明的怀抱,两者之间呈现相互交织和矛盾的状态。在现代文明生活的强力吸引下,作为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袭者的农民兄弟,他们早已想摆脱贫困,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持某一区域的原生态等于某种落后的生活方式,这常常意味着贫困和困顿。在贵州,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物质财富却相对贫乏,他

8、们急于摆脱贫困,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难于顾及保护传统文化艺术。同时,他们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也是自己身边潜在的物质财富,因而不惜抛弃。新一代的农村青年舍弃贫困的农村生活,同时也舍弃了传统的手工技艺,投入到城市的怀抱。年轻人的大量外流造成了大范围的传统手工技艺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这种状况还在继续。目前,年轻姑娘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许多女孩不愿学习织绣已成为普遍现象,刺绣、染织等手工技艺整体呈下滑的趋势。男性青年更是外出打工的主力军,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