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胃病三联疗法处方

编辑本段胃病三联疗法处方

ID:20540018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编辑本段胃病三联疗法处方_第1页
编辑本段胃病三联疗法处方_第2页
编辑本段胃病三联疗法处方_第3页
编辑本段胃病三联疗法处方_第4页
资源描述:

《编辑本段胃病三联疗法处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胃病三联疗法的处方  胶体铋剂(如胶体果胶铋)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十克拉霉素十阿莫西林或甲硝唑(呋喃唑酮)  一般来说三联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排空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等。  抑制胃酸药物有: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啦唑、奥美啦唑和兰索啦唑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这类药物主要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病愈合。因此,服药期间宜在饭前半小时。组胺H2受体拮抗剂睡前服药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高峰。这种抑制胃酸的药物一般维持用药三个月左右。  

2、抗菌药物有: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此类药物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因空腹服用可以引起胃部不适,宜于饭后半小时服用,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  抗酸类药物有:有单方和复方的,如胃舒平、氢氧化铝、乐得胃等,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中和胃酸度,因此宜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1--2小时服用。这类药物一般按需要服用。  胃黏膜保护剂有:如胶体铋剂(枸橼酸铋)、硫糖铝、生胃酮等。这类药物主要是保护胃黏膜,使其免受胃酸剂胃蛋白酶的剌激,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故在饭前半小时和睡前半小时服用最佳。也可按需要服用,但因含金属成分而不能连续服用

3、两个月以上。治疗胃炎患儿  三联疗法对胃炎患儿更有益  在成人由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中,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组成的三联疗法(OAC)可有效根除Hp,完全消除临床症状。然而,在儿科文献中缺乏有关三联疗法的对照性临床试验。  法国研究人员近期在JPediatr(2001,139∶664)上发表一项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发现,用三联疗法治疗1周,可以使四分之三胃炎患儿的Hp得以根除。  该研究纳入73例平均年龄10.8岁(3.3~15.4岁)、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儿童。这些儿

4、童没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但有胃炎的组织学证据,尿素呼吸试验阳性或有血清学、组织学Hp感染的证据,或Hp培养阳性。研究组使用三联疗法,对照组使用没有奥美拉唑的二联疗法,奥美拉唑的剂量为每天10~20mg,疗程7天。研究者在患儿完成治疗后4周重复(13)C标记的尿素呼吸试验。他们发现,接受三联疗法患儿的Hp根除率为74.2%,而单用两种抗生素组的根除率为9.4%。少数患儿的Hp对克拉霉素耐药,但并未增加治疗失败的危险。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用药前和用药后两组患儿之间用视觉模拟量表测定的消化不良症状和疼痛并无差异

5、。研究者认为,对于评价儿童胃炎的消化不良症状而言,他们的随访时间过短(4~6周),因为在成人至少需要随访12个月。  但也有人认为,在儿童中进行尿素呼吸试验不可靠,尤其是2岁以下的儿童,有可能因为口腔中存在的产尿素酶微生物,导致假阳性结果。  应该如何评价这项研究的结果呢?目前国内是否也在使用三联疗法治疗儿童胃炎呢?  相关专家认为,多数患儿经抗Hp治疗后,临床症状很快随Hp根除而消失或好转,说明Hp活动性感染是部分儿童腹痛的原因,但也有些患儿在Hp根除后症状并不缓解,这可能因为小儿胃炎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而且小

6、儿腹痛的原因比较复杂,除Hp感染外,还受精神和饮食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某些病例中,根除Hp不一定能完全达到临床症状消失。  现在用于治疗儿童Hp感染的最佳方案是短疗程、低剂量,达到较高的根除率。目前认为,单一用药根除Hp的疗效差,为提高治愈率多采取联合用药方法,而且三联疗法的效果优于二联疗法。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黏膜壁细胞H+-K+-ATP酶的活性,降低抗生素降解,抑制Hp的生长,与抗生素联用时可增强抗生素的疗效。法国研究者应用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儿童胃炎,国内已经有人做了大量研究,并应用于临床,证明该疗法清除H

7、p有效,副作用少,根除率可达85%~95%。除去“HP”三联疗法轻松除去“HP”  近半个世纪以来,溃疡病病因的研究均着重于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与损伤。自80年代开始,又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和定植不但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也是溃疡病,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因素。这是溃疡病病因研究的新概念。胃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和没有感染的人相比较,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机率是20∶1,长期的随访观察表明,抗菌治疗可以改善溃疡病的自然病程,促进溃疡的愈合和避免溃疡的复发。病因为什么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会引起溃疡病呢?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

8、染和定植可刺激胃酸分泌。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酸的分泌一般都增高,感染控制后,幽门螺旋杆菌消失,胃酸也下降。胃酸增高会损伤胃粘膜屏障,影响粘液细胞的分泌功能,使粘液减少,粘膜层变薄或消失,防御功能受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促使十二指肠上皮化生,出现胃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这在80%-9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都能见到。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只能感染胃上皮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