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ID:20542163

大小:1.53 MB

页数:97页

时间:2018-10-12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_第1页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_第2页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_第3页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_第4页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闻评论中的论证第五讲来看一段论证:“法律对自杀的惩罚是没收动产。本法案免除了对他的没收财产之惩罚。自杀对国家的损害比带着财产离开国家的人要小。如果后者不加惩罚,则前者也不应受惩罚。至于其树立的榜样,我们不必害怕他的影响。人们太爱惜生命了,不会经常去剥夺自己的生命。无论如何,没收财产这种貌似的惩戒罚不会防止自杀。因为发现一个人能这样冷静地决定放弃生命,是那样厌倦了此世的生活,以致于宁肯去做死的实验,我们能假定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他会担心没收财产对他的家庭造成的损失吗?——杰弗逊《罪刑相称法案•条文注释》殴打记者应罪同“袭警”记者的采访权是一种公权,它与

2、普通民众之私权不同,记者是在行使一种公共职能,其采访行为本身是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因而,记者的履行职责也是在执行一种“公务”。不久前宣判的“山西警察进京抓女记者”案,某媒体记者的身份即被法院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既为国家工作人员,那么,记者的正常采访行为就应被认定为是在“执行公务”。既然记者采访也是“执行公务”,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正常的新闻采访和警察的调查办案就没有什么区别,殴打记者,就是妨碍公务,其罪行就当如同“袭警”一样论处,强行抢夺记者的相机、录音笔,其性质就和抢夺警察手中的枪支一样。论证的性质论证就是增加一个命题(论点)的可接受程度。(周祯

3、祥 胡泽洪主编:《逻辑导论:理性思维的模式、方法及其评价》)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普通逻辑》)论证的作用用来寻找、检验和确证认识的结果(即论点)用来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认识结果如何看有没有论证从关系看:有没有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从作用看:是否增强了话语的可接受程度?还记得这句话吗?一位妇女对伯特兰委员会关于石油公司被指控非法唆使操纵石油价格的报告所做出的反映:“伯特兰们得出去吃午餐了。他们无论如何再也多拿不出一条线索来支持他们的指控。我可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丈夫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三十年了。公司从来就没有亏待过他

4、。说我丈夫的公司多年高价勒索公众,真让我恶心!”下面哪一句话是在进行论证我相信上帝的理由是世界不可能是偶然产生的。我相信上帝的理由是我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及耐心地给我灌输这个信仰。你使用论证来表明一个陈述是真实的。你使用解释来表明导致一些事情的原因,或者表明事情是什么,或者是事情的意图是什么。这两个陈述用词相似,但是第一个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而第二个解释了我相信上帝的原因。论证和解释通常使用完全相同的词语,我们不得不小心避免混淆两者。不要混淆论证和解释《逻辑导论:理性思维的模式、方法及其评价》表达的功能表现在使一给定话语中的一个命题得到确定的支持

5、,增强了该命题的可接受程度,则这个话语就是论证;若该话语的表达功能不是在提高命题的可接受或者可驳斥的程度,则不是论证,一般就是解释。解释一个命题出现的情况一般是,对于那个被解释的命题而言,它的真实性或者可接受性是没有疑问的。((周祯祥 胡泽洪主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论证与解释的区别Nowag/Scalkowski认为论证和解释在某一程度上来说是两个对立的概念,论证是对一个有争议的现象或观点进行辩论,通过不可争辩的论据证明某一观点是正确的;而解释是针对一个没有争议的行为或是事件的事实,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出现的方式以及行为人的目的,使得这一

6、行为或是事件能为人所理解?[提示:有无争议性]问题:只有解释性话语的作品算不算评论?一篇评论既有解释性话语,也有论证性话语——那么,解释性话语与评论性话语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新京报社论:《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中国分量渐趋加重》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shelun/2009/03-16/008@015301.htm北青报社论:《汽车下乡政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9481998评价性评论vs.解释性评论评价性的评论:目的在于对事实的

7、评价,并通过论证来证明作者的某一论点;解释性的评论:目的在于从一个或是多个视角出发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剖析它出现的背景、原因和行为人的动机和意图,以及它在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功能。[提示:有无突出的、高于争议线的论点?]逻辑与评论程仲文《新闻评论学》:“从文章做法的简单道理说,议论文要使文理畅达,阐述谨严,论断中肯,文字运用,无论纵横开合,命意总是站得住,立得稳,没有章法零乱,说理不明,论据不固的弊病,就必须准乎逻辑形式。”范荣康:“不管新闻评论有什么特殊性,作为一种议论文体,它的论证过程,也就是逻辑推理过程。”范荣康:写评论要懂一点形式逻辑:“很难设

8、想,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矛盾百出,能有什么说服力。毛泽东生前也曾批评我们有些同志写文章,‘不大懂得形式逻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