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之婚礼变迁

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之婚礼变迁

ID:20552837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0-13

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之婚礼变迁_第1页
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之婚礼变迁_第2页
资源描述:

《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之婚礼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婚姻的变迁改革开放的背景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穷,技术比较落后。政治上,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2、,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而对外开放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成为了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至今33年,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正在向着世界大国的行列一步步迈进,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方式也会随之渐渐地改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婚姻都在悄然地变化,这样的变化见证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嫁妆的变化人生有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是其中一大喜事。中国人对结婚看的是非常重视的,婚姻讲求礼节,而嫁妆是必不可少的。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男女结婚的“三大件”变化巨大,如此变化的背后就是我们国家30多

3、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同时各个年代的三大件折射了当时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不断追求,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70年代的“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已经变成了格局合理、光线充足、环境适宜的大房子、外观好看、有档次的私家轿车和富足的银行存款等。如今,结婚的花费已经从百元时代经历了千元时代,万元时代,局部已进入了万元时代。但是,“老三件”的历史不会被忘记,还在父母、老人们的记忆里,还在光影中追溯。在上世纪7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短缺,“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成了当时年轻人结婚向往的最好彩礼。那时候,这三大

4、件是殷实富裕人家的标志和象征。女方找婆家,媒婆往往会应女方的要求,向男方提出要求购买这三大件。条件好的人家,往往不需要女方提出,自然会备齐这三大件。一些条件差的男方,往往会因此犯愁。但也有为了“骗娶”媳妇向别人家“借”三大件的,这种无奈的“骗局”,遇到通情达理的,则相安无事;遇到胡搅蛮缠的,往往闹得很不开心。这其实反映了经济落后的无奈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一些新颖的科技含量更高的大件家电走进了千家万户,新人结婚的三大件发生了大的变化,手表、缝刃机和自行车这三大件已经成了老黄历了,这时候的三大件是,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到了90年代,这时的嫁妆不只能简

5、单地用三大件来描述,中国出现了许多富豪,嫁妆的种类与个人的经济实力相关,但是家庭影院、全自动洗衣机、摩托车、照相机和“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等这些成为了人们在婚嫁时普遍要求的东西,因为这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结婚嫁妆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量,而且质的方面有了要求,高档和名牌成为了追求的对象。进入新世纪,新人结婚的嫁妆已经今非昔比了。房子、车子和票子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婚礼嫁妆,经济实力是保障嫁妆的基础,也是成为女方看重的嫁妆之一,而每一个新娘都希望能够嫁给一个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的新郎。婚礼和婚纱照的变化说到婚纱照就要从上世纪说起。上世纪20年代初西方文化传

6、入,婚纱首次在我国出现,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人,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开始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新郎打领结,穿西装礼服,新娘披婚纱,戴白色手套,手握红玫瑰,代替花轿的是缀满鲜花的小汽车,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步入庄严的教堂.代替喜娘的是西式的司仪,新人交换式指,互致亲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将新娘抱进车内,去渡他们的新婚蜜月。到了上世纪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纱,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

7、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续到50年代。新中国解放后到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恐怕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政治生活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改革开放后也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西方式的婚礼又重新流行起来,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