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瓦安装及刮研

轴瓦安装及刮研

ID:20558341

大小:9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3

轴瓦安装及刮研_第1页
轴瓦安装及刮研_第2页
轴瓦安装及刮研_第3页
轴瓦安装及刮研_第4页
轴瓦安装及刮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轴瓦安装及刮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主要用在重载大中型机器上,如冶金矿山机械,大型发电机,球磨机,活塞式压缩机及运输车辆等。其材料主要为巴氏合金,少数情况下采用铜基轴承合金。在装配时,一般都采用刮削的方法来达到其精度要求,保证其使用性能。因此,刮削的质量对机器的运转至关重要。削刮质量不好,机器在试车时就会很容易地在极短的时间内是轴瓦由局部粘损而达到大部分粘损,直至轴被粘着咬死,轴瓦损坏不能使用。所以在刮削轴瓦时都由技术经验丰富的钳工操作。下面详细介绍泵房式滑动轴承(轴瓦)的装配要求及削刮轴瓦的方法。1、轴瓦与瓦座和

2、瓦盖的接触要求(1)受力轴瓦。受力轴瓦的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50 °,其余允许有间隙部分的间隙b不大于0.05mm。如图1所示。(2)不受力轴瓦与瓦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6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20°,允许有间隙部位的间隙量b,应不大于0.05mm。如图1所示。图一轴瓦与瓦座、瓦盖的接触要求(3)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以瓦座与瓦盖为基准,用着色法,涂以红丹粉检查接触情况,用细锉锉削瓦背进行修研,直到达到要求为止。接触斑点达到每25mm23~4点即可。(4)轴瓦与瓦座、

3、瓦盖装配时,固定滑动轴承的固定销(或螺钉)端头应埋入轴承体内2~3mm,两半瓦合缝处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轴承内侧1mm,垫片应平整无棱刺,瓦口两端垫片厚度应一致。瓦座、瓦盖的连接螺栓应紧固而受力均匀。所有件应清洗干净。2、轴瓦刮削面使用性能要求的几大要素(1)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接触斑点要求。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见表1。表1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图示名称通用技术要求重载及其它要求接触面要求如下图接触面积要求分布均匀轴瓦上瓦下瓦上瓦下瓦a120°120°90°90°在特殊情况下,接触范围角a也有

4、要求为60°的。对于接触范围角a的大小和接触斑点要求,通常由图样明确地给出。如无标注,也无技术文件要求的,可通用技术标准规定执行。(参照表1)轴瓦的接触斑点要求,可参照表2中数值要求,对轴瓦进行刮削和检验。表2滑动轴承的研点数轴承直径/mm机床或精密机械主轴轴承锻压设备、通用检修轴承动力机械、冶金设备的轴承高精度精密普通重要普通重要普通每(25×25)mm2内的研点数≤12025201612885>12016108662(2)油线与瓦口油槽带a、半开式滑动轴承,都是采用强力润滑,油槽一般都开在不受力的上瓦上(上瓦受力较小)。截面为

5、半圆弧形,沿上瓦内周180°分布,由机械加工而成。油槽中间位置与上瓦中心位置的油孔相通,两端连接瓦口油槽带,由于上瓦有间隙量存在,润滑油很容易进入上瓦面与轴上,其主要作用是能将润滑油畅通地注入轴瓦内侧(径向)的瓦口油槽带。b、油槽带分布在上、下轴瓦结合部位处(两侧)。如图2所示。油槽带成圆弧楔形,瓦口结合面处向外侧深度一般在1~3mm。视轴瓦的大小,油槽带宽度h一般为8~40mm。油槽带单边距轴瓦端面的尺寸b一般为8~25mm。上述要求通常在图样上明确标出。油槽带的长度为轴瓦轴向长度的85%左右,是一个能存较大量的润滑油的带状油槽

6、,便于轴瓦与轴的润滑与冷却,油槽带通常由机械加工而成,也有钳工手工加工的。图二轴瓦的油槽带与润滑油楔分布(3)润滑油楔。润滑油楔位于接触范围角a值之内油槽带与轴瓦的连接处,由手工刮削而成(俗称刮瓦口)。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存油冷却轴瓦与轴,二是利用其圆弧楔角,在轴旋转的带动下,将润滑油,由轴向宽度的面,连接不断地吸向承载部分,使轴瓦与轴有充分良好的润滑。润滑油楔部分是由两段不规则的圆弧组成的一个圆弧楔角,它将油槽带和轴瓦工作接触面光滑地连接起来,其形状如图3所示。与油槽带连接部分要刮得多一些,并将油槽带连接处加工棱角刮掉,在润滑

7、楔角中部至接触面过渡处,刮成圆弧楔角形。图中b的尺寸为油槽带与润滑楔角连接处尺寸,视轴瓦的大小,一般在0.10~0.40mm之间。刮削润滑楔角,要在轴瓦精刮基本结束时进行,不易提前刮削。图三润滑楔角示意图(4)轴瓦的顶间隙与侧间隙a、轴瓦的顶间隙,在图样无规定时,根据经验可取轴直径的1‰~2‰,应按转速。载荷和润滑油粘度在这个范围内选择。对高质量。高精度加工的轴颈,其值可降到5/10000。b、侧间隙在图样上无规定时,每面为顶间隙的1/2。侧间隙需根据需要刮削出来。但在刮削轴瓦时不可留侧间隙,因刮轴瓦时,需确定轴在180°范围内的

8、正确位置,此时需有侧间隙的部位应暂时作为轴的定位用,要在轴瓦基本刮削完毕时,将侧间隙轻轻刮出。侧隙部位由瓦口的结合面处延伸到规定的工作接触角度区,轴向与油槽带、润滑楔角相接,此部位是不应与轴有接触的,刮削时应注意这点。留侧隙的目的,是为了散失热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