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

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

ID:20569259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_第1页
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_第2页
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_第3页
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_第4页
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韶关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及文化蕴涵TEXT张春华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构件上的木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等。砖雕被广泛地用于建筑门楼、门罩、影壁、墙体的部位装饰。此外,木雕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在建筑装饰领域里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我国传统建筑木雕艺术在木雕构件和建筑装饰上紧密结合,在雕饰风格和技艺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传统的木构架在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都进行了美化,以便在满足结构支撑的力学功能基础上起到装饰的作用。其中无论是建筑外檐还是内檐,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雕刻的高超技

2、艺。韶关古民居雕刻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深浅浮雕、镂空雕、透雕等,它们不论是在手法还是在风格上都不仅反映了粤北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传统的地域特征、反映了广东地区特殊的地方风格和雕刻艺术的独特装饰效果,还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雕刻的博大精深,具有以下特点:一、反映了风水意识对韶关古村落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影响《辞海》对风水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古村人深谙“顺应天道,以自然为本”之道,在村落规划中,不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把大地本身看成是一个富有

3、灵性的有机体,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从中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精神[1]。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建筑物从选址、建村、盖房到各种图案雕刻的完成,无不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古人建村选址,特别讲究建筑在空间格局上与外在自然地形相契合。古人对村落环境的要求是:前有朝山,后倚来龙,有形如狮象,龟蛇山收水口,村前河流玉带环绕。道家也主张“重返自然,返璞归真”,强调自然的美好和内在的法则、功利,因而满足其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的建筑在形式上必然是曲折多变、自由活泼的。韶关古村落民居雕刻尊崇自然,这也充分反映了人们师

4、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这些雕刻中莲花与海水图案即表达了一种“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龙、凤、麒麟、鱼、人物、花饰等图案让人、建筑、自然和谐地相处于同一空间中。在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辞源》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说:“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韶关南雄新田村民居天井中龙头石雕(圆雕)造型逼真,古朴大方。反映了天地、人、神和平共处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另外,还有在恩村世科祠大门外两边的抱鼓石的正立面、侧立面及上部都有生动传神的石雕

5、,正立面雕刻的是5个几何花卉图案,侧立面雕刻有几何云纹图案,上部各雕有一个代表吉祥平安驱魔辟邪的狮虎瑞兽,造型朴实大方。“狮与虎将,亦称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还有镇宅驱邪之义。……狮子的威慑作用,还用来镇木、镇水。”[2]二、反映了儒道文化观念对韶关古村落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影响1.忠孝文化观念的体现民居雕刻除了反映风水意识外,还体现了封建社会里儒家强调的“遵礼法,重礼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忠孝,廉洁”的思想。忠孝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亘古不变的主题。它蕴含丰富的诗书文化和深厚的道德内涵。中国古代“24孝”里“弃官奉

6、亲”故事讲述了荥阳中牟人潘岳弃官孝母的故事,有诗云:“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此外,韶关南雄鱼鲜村先祖堂正大门上方匾额上写着“驷马荣登”四个大字,正大门背面上方匾额上写着“槐荫云礽”四个大字。“槐”是指王姓的祖先,“荫”指庇护,封建社会子孙因为先世有功勋而推恩得赐官爵、封赏或免罪称作“荫”。随书柳述传:“少以父荫,为太子亲卫。”“云”:有;“礽”:福。“槐荫云礽”的意思就是,王姓的祖先护佑着子子孙孙有福气。在隘子镇满堂村的始兴满堂大围,楼内柱、梁、坊、门均上油漆,雕梁画栋,装饰华丽。雕饰彩绘

7、常用人们熟知的人物花鸟图案来表现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等题材,借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这也反映了粤北客家人儒家传统的审美取向,是韶州浓厚的文化氛围的体现。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忠”、“效”、“节”、“义”的题材,如“郭巨埋儿”、“鹿乳奉亲”、“苏武牧羊”、“岳母刺字”、“桃园三结义”等;由于受道教神仙之说影响,追求长生不老、福禄富贵、多子多孙的题材有:“寿比南山”、“连年有余”、“五福拜寿”、“五谷丰登”等。“百寿图”则表达了人们追求长寿的心愿。2.尊师重教思想的体现“尊师重教”出自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礼记·学记》,乐正

8、克,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尊师重教是一种文化,是一个优秀民族的优秀品质。溪塘水东“状元第”上的雕刻是传统寓意纹样,象征功名和高官厚禄。“金榜题名时”为旧时儒生所求。古代长辈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科举成功,高中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