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

ID:20575275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  导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2、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能翻译全文。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  3、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导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

2、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导学难点: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烛之武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导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材料  (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

3、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4、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基础自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   君之薄(bó)也 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下列不含通

5、假字的一项是( )  3、解释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归纳一词多义   三、导学课文  (一)导学第一段(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

6、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二)导学第二段(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文中写

7、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三)导读第三段。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  烛之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