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

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

ID:20578621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_第1页
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_第2页
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_第3页
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_第4页
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红色的追随者与疏离者  关键词:萧明革命知识阶级夹心人  摘要:在左翼叙事中,革命知识者走向革命通常被表述为在革命的真理性召唤下以“去知识者化”的姿态告别自我,试图与工农完全同质化而获得与革命的同一性,然而对于那些步入革命之旅并被接纳之后的知识分子的描写却令人感到游移和暧昧;萧军笔下的萧明显然是一个异数,他的“逆子”特性,注定了革命知识阶级在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一个历史悲情角色。    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是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的成名作。鲁迅先生在出版序言中曾热情肯定它“即是很好的一部”,称赞它“严肃,紧张,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

2、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1}。在文学史家眼中,《八月的乡村》是“第一部以反日斗争为主题的成功的共产主义小说”{2},然而从知识分子叙事角度看,其实这是一部真实还原革命智识阶级在向集团主义转换途中的主体自由意志与革命理性之间的冲突、不解和矛盾的小说,叙述了在接受共产主义革命信仰过程中,知识者与革命的交互对话以及最终坚守信仰的故事。作家萧军自己“曾是一个反叛者,一个精神探索者,一个理想主义者”{3},故他笔下的萧明也带有浓厚的自我投影。  在左翼叙事中,革命知识者走向革命,总是被表述

3、为是“势所必至,理有固然”。就像李杰、李尚志(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三小姐(丁玲《田家冲》)他们那样,自觉主动地选择背叛他们的阶级属性,采取“斩钉截铁”的姿态与之进行告别,与工农完全同质化而达到脱胎换骨,获得革命者身份。然而事实是,其实大多知识者的脱胎换骨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由自己的路”,“革命”而不失去“自己”,即依人物的生存条件、思想背景、性格逻辑所规定的方式与历史的规定性来寻求其间的统一性,他们无法真正割断与“五四”文化相连的精神脐带,无法实现革命所期望的尽善尽美,无法不在对革命错综怀疑和矛盾中踯躅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中革命知识

4、分子形象的塑造是一种观照自身和表达自我体验的建构活动。  萧明是一个投笔从戎,追随革命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人民革命军的一名队长,但他不是一个被事先拟好的革命“完人”式的“理想范型”,而是一个集个性主义、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于一身的革命知识者。小说开头以萧明作为革命军队长的身份从兴隆镇成功策反一支官军队伍拉开叙述,描写在他带领下这支队伍穿越电闪雷鸣的山涧林莽,成功回到革命军大本营王家堡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开头,暗示了萧明的革命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身份。然而,随着小说的继续展开,我们发现,其实萧明自始至终仅仅只是一个革命的知识分子而已。之所以这样强调,就是说,“革

5、命”的前缀表明了他的意识形态和阶级立场的倾向性;“知识分子”的词根则提醒我们他的知识者身份。知识分子角色使他尽管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之一,但却无法真正获得与革命的同一性。相比较而言,李杰、韦护们在走向革命之途中,以对自身阶级、个体意志的反叛和“去知识者化”的“弃我”姿态去实现与革命的同一性,因为笃信而不反思,故他们的知识人身份是他律的;而萧明不同,他的身份是自律的,因为他的知识主体的身份意识非常强烈,他在革命的追求中并未放弃自我,而是在“他者”的质疑和批判中维持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主体意识,使之具有很强的反思精神。也正因为此,他在革命队伍中,显得多么的茕茕孑立,

6、以至于最终遭到疏离和遗弃。  萧明以自己的知识分子话语立场和话语形式对革命的本质所带来的负性意义进行质疑和反思。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所以革命从个体生命意义上来说都是反人性、不道德的,左翼文学乃至整个红色革命叙事大都只是一味礼赞其合理性和正义性,而有意无意的忽略或从简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和屠杀。其实正视革命的残酷性,对战争残酷的反省喟叹和对生命的怜悯,对于个体来说,在一种具体的环境和情势下,不但体现为对生命尊严的维护和坚守,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更是体现出文学本质意义的深刻性和终极性的关怀。纯正的个人主义思想传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或尊严,在萧

7、明身上,人道主义情怀使他拥有对革命认知的自己立场和角度。譬如在一次战斗结束时,萧明握手欢迎凯旋的铁鹰队长,叙述人是这样叙述欢迎的场面:“他让这踏着胜利步子的——这已经近乎勉强——一队,过去了。这里是有些灯光的,这全可以用鬼一样的眼睛相互传达着尊敬的笑意。偶然发见了在赤着脚的上面,有了胜利的血渍!萧明叹息埋在自己的心里:‘这是胜利吗?’”{4}面对着战友的不幸牺牲,萧明“无尽无止的流着泪!用手抚摸着崔长胜的已经黏结的胡须……”{5}“九个同志,死了四个了!我也明知道这是应该的,就连我自己也是一样!不过,我还是想念他们!……我知道,我这样人对于一个真正革命队员的要

8、求,还差得很远!一个革命队员一定不许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