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意义

血常规检查意义

ID:20584628

大小:4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血常规检查意义_第1页
血常规检查意义_第2页
血常规检查意义_第3页
血常规检查意义_第4页
血常规检查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常规检查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常规检查的意义血常规(bloodroutineexamination)是临床上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查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血常规采集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医院通常采用针刺采血(针扎手指末梢),目前还有激光采血。使用激光采血属于非接触式的采血方法,它可以避免病人紧张、疼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由于采血引起的交叉感染。防止感染艾滋病

2、、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激光采血一般无痛。适合婴幼儿采血。但也有极少数激光刚好打在手指末梢神经时,疼痛感则效强。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孕期血常规查什么1、通过血常规检查孕妈妈可以了解你的血色素数值、白血球数量、有无潜在感染,以及你是否患有贫血。如果你患有严重的贫血,那么孕期很有可能会出现铁的供给量不足,影响胎儿发育,而且不利于产后恢复。2、通过血小板的数值,可以了解你的凝血机能,以及是否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3、红血球的体积(MCV)及脆性检查,有助于发现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这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4、同时还包

3、括血型的检测,如果妻子是O血型(RH阴性),丈夫是A、B或AB血型(RH阳性),则有出现胎儿新生儿溶血的可能性。宝宝发烧血常规查什么1、通过血红蛋白,来看宝宝是否存在贫血;2、通过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来大致区分是否感染,是什么感染;3、通过血小板,来看宝宝的凝血功能。4、通过C反应蛋白(CRP),来看宝宝的体内有无感染等疾病的活动性指标。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血常规的报告单上会有很多项目,但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妈妈们做深入研究的,以下几个基本项目妈妈们可以大致学习一

4、下。【血红蛋白Hb】WHO贫血诊断标准6月龄~5岁:Hb<110g/L,5~12岁:Hb<115g/L,12~15岁:Hb<120g/L。如果血红蛋白确实明显低于参考值,医生会结合其他指标或检查,考虑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是何种类型的贫血,(进一步检查),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血红蛋白Hb的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否贫血,但不能仅以此得出是哪种类型的贫血。贫血的诊断不是依据微量元素中的血清铁水平,而是依据静脉血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结果,其中

5、血红蛋白Hb是诊断贫血的基本指标。而指血检测是否贫血,血常规检查只能作为筛查。若需采取治疗贫血之前,一定要抽取静脉血复查,同时还要检测红细胞、红细胞压积、涂片了解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等相应项目。不要仅依靠血红蛋白确定贫血程度,还要了解贫血类型、体内造血状况等。末梢血的缺点标本量少,不能进行重复实验和补充实验;组织液可混入,局部炎症可得假性结果。静脉采血标本代表性强,无组织液影响,适于临床研究,可重复实验和追加其他实验,所以对于检验科医生来说,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来说,静脉血是首选指标。【白细胞WBC】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等在发生变化:新生儿期WBC约为1

6、5~20×10^9/L,婴幼儿期WBC维持在10×10^9/L左右(3月龄:6~18×10^9/L;6月龄~6岁:6~15×10^9/L),且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直至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中性粒细胞占50~75%)接近,8岁后WBC接近成人(4~10×10^9/L)水平...所以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参考值来衡量婴幼儿。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A:中性粒细胞,“↑”增高通常表示可能出现细菌感染;B:淋巴细胞,“↑”增多时着表明可能出现病毒感染;C:嗜酸性粒

7、细胞,“↑”,这种细胞增多意味着可能存在过敏;D:嗜碱性粒细胞,这一数据的影响不大;E:单核细胞,“↑”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简单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2005年出版的《牛津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手册第2版》里说:“当感染时,白细胞经常升高,例如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而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增高(但是并非总是如此)。”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发烧期间24小时后血常规检查才有意义。血常规检查:如果白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