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和作用

褪黑素和作用

ID:20587722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褪黑素和作用_第1页
褪黑素和作用_第2页
褪黑素和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褪黑素和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褪黑素及其在改善睡眠的发展食安082蔡婷婷2083608201摘要: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荷尔蒙,它对人体有多种功效,对人体内分泌的支持与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等,其中最显著的作用是改善睡眠,褪黑素通过激活受体发挥生物作用,并进一步影响睡眠睡眠质量。关键词:褪黑素;睡眠;发展MelatoninanditsdevelopmentinimprovingsleepFoodqualityandsafety082CaiTingting2083608201Abstract:Melatoninisahormonesecretedbythepinealgla

2、ndbrain,ithasavarietyofeffectsofhuman,onthehumanbodythesupportandregulationofendocrine,antioxidant,anti-agingetc,oneofthemostsignificantroleistoimprovesleep,melatoninbiologicaleffectsbyactivatingreceptors,andfurtheraffectthesleepqualityofsleep.Keywords:Melatonin;Sleep;Development褪

3、黑素,又黑素细胞凝集素,俗称脑白金,是存在于从藻类到人类等众多生物中的一种荷尔蒙,它在生物中的含量水平随每天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在高等动物中,褪黑素是由视网膜,眼部晶状体,胃肠道及松果体(位于脑部)中的松果体细胞制造的。人的松果体是附着于第三脑室后壁的、豆粒状大小的组织。松果体在我们幼年时体积最大,随着年龄增长,便逐渐钙化、萎缩。松果体会根据所接收到的光量多少来决定褪黑激素分泌的量,藉由对光的敏感度,松果体充当了人体内的一个「时钟」,掌控着每天苏醒和睡眠的时间。人体在夜间睡眠时,会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通常在夜间11时至隔日凌晨2时分泌最为旺盛,清晨以后的分泌

4、量则急遽下降。褪黑激素在体内的浓度也与年龄有关,一般而言,自出生三个月后开始上升,六岁时达到最高峰,青春期之后,褪黑激素的浓度则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褪黑激素的分子式为C13N2H16O2,分子量232.27,熔点116℃~118℃,化学名称为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虽然化学结构简单,但是在人体内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监视着体内各种腺体、器官的运作,指挥各种荷尔蒙维持在正常的浓度;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得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降低心脏负担;它能够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睡眠品质、调节生物时钟、缓解时差效应,而且具有加强免疫功能、抵抗细菌病毒及预

5、防癌症、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疾病的功效。褪黑激素是由负责神经传输功能的血清张力素转化而来。白天时,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极为活跃,心灵动荡散乱,需要更多的血清张力素来供应神经细胞;而到了晚上或静坐时,情形就恰恰相反,有意识的活动变少了,因此有更多的血清张力素转化为褪黑激素。可是一旦眼球见到光,褪黑激素的合成就会被抑制住了,这就是为什么夜班工作者、深夜开灯睡觉者,免疫功能可能会下降,也较易罹癌的原因。美国有两项研究发现,深夜明亮的灯光会减低女性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和增加雌激素的水平,这使得夜班工作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机率增加。对于猝死儿的研究也发现,有些猝死儿的松果体发育不

6、全,脑部的褪黑激素量过低,脑部无法处理自由基,使得自由基对脑部造成伤害。另有一项儿童及成年人忧郁症的研究发现,精神病的病人其体内褪黑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的人。褪黑素能够系统的调节睡眠机制,环境光照周期的光信息(昼夜节律)经视网膜传递到体内生物钟起搏点——间脑视交叉上核(SCN),SCN通过调控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则作为光信号的载体,通过受体介导、调控体内睡眠觉醒生物节律与外界昼夜节律同步。褪黑素的分泌昼低夜高(夜间高于日间1~2倍),与光亮周期、睡眠生物节律性一致。因其具有镇静、诱导睡眠作用,所以褪黑素被称为生理性催眠剂。褪黑素需通过激活受体发挥生物作

7、用。褪黑素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的SCN、海马、小脑皮质、前额叶、基底节、黑质腹侧被盖区、伏核等,以及视网膜、血管、乳腺、肝、肾、胃肠道和性腺等其他系统的细胞膜和细胞核内。褪黑素激活受体介导胞内cAMP、cGMP、Ca2+、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醌还原酶等信使改变。人类褪黑素受体有MT1、MT2和MT3三个亚型。MT1高度聚集在SCN、丘脑神经核等部分,调节睡眠;MT2涉及昼夜节律;MT3作用不明。褪黑素受体功能也存在昼夜节律。褪黑素分泌减少可能与睡眠障碍有关。老年人褪黑素分泌量仅有高峰期的1/l

8、0。原发性失眠、昼夜节律失调、阿尔茨海默病及抑郁等疾病均存在褪黑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