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知识点

《核舟记》知识点

ID:20625368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4

《核舟记》知识点_第1页
《核舟记》知识点_第2页
《核舟记》知识点_第3页
《核舟记》知识点_第4页
《核舟记》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舟记》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与字之后)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拣)一字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手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为人

2、五:为,刻有。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右端”)  2.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木:1.能以径寸之木(木块)  2.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者:1.中轩敞者为舱(......的部分)  2.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曰: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作)  2.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是)  扇:1.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扇,量词)  2.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子)  启: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  2.天启壬戌秋日(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  而: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

3、坡(连词,并且)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转折,但是)  以:1.能以径寸之木(用)  2.以至鸟兽、木石(甚至)  语:1.如有所语(说话)  2.此中人语云(告诉)  盖:1.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古今异意  1、卧右膝:卧,古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意:躺下,躺着的样子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古意: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髯:胡子。  今意:峨眉山之顶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意:靠近。  今意: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4、高可二黍许:可,古意:大约。许:左右。  今意:可以。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简,古意:通“拣”,挑拣。  今意:简单,容易。词类活用  篛篷覆之(篛篷,名词作状语,用篛篷。)  居右者锥髻仰面。(锥髻:名词作形容词,梳着锥形发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长长的胡须。)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右,名词作状语,在右边)文章结构模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

5、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

6、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

7、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