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生物教案

我们周围生物教案

ID:20632833

大小:1.1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我们周围生物教案_第1页
我们周围生物教案_第2页
我们周围生物教案_第3页
我们周围生物教案_第4页
我们周围生物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们周围生物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2、FLASH:(1)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2)生物的应激性。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生物的主要类群 1、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生物的种类  3、生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植物蕨

2、类植物种子植物 裸被子子[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出例子吗?[配合课件][讲述]: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在我们现在的地球上生活着大约有30多万种植物,150多万种动物,当然还有很多种类的微生物。它们形态各异,趣味无穷。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特征,将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归类为不同的类群。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填图游戏,看看谁知道的生物种类最多,并且能进行正确的分类。[FLASH]“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对于学生无法填充的个别生物种类进行简单的讲解,如蕨类、藻类植物等。  跟着

3、老师的提示思考并举出自己所知的有生命的物体:人、狗、花、树木等,没有生命的物体:石头、大山、水、桌、椅等。5无脊椎动物鱼类动物两栖类脊椎爬行类动物鸟类哺乳类  其他生物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能生长。     2、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3、生物能产生后代。          4、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表扬]:看来同学们对生物类群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总结]:生物的主要类群。[提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那怎么才能叫有生命呢?生命有什么现象?[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归纳出生命的特征。提示:可以参考书中的相关内容。[全班交流]:小组汇

4、报发言。[视频]配合课件[想一想]:深入引发学生思考,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那么植物是怎样吃东西的呢?[讲解]:刚才我们提到的实际上是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提问]: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出示图片]:“一根蔓上的西瓜”,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一下这两个西瓜,你能发现什么?[提问]:你知道这种现象是什么吗?[总结]: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提问]:植物会动吗?如果可以,你能举出例子吗?[播放视频文

5、件]:“含羞草”、“根的向水性”。5       5、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生物体有严整有序的结构。[讲述]:绿色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向光生长,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和光的刺激产生的反应;动物有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的行为。[出示图片]:纺锤树,让学生发挥想像说出图片上的树为什么长成这样?[小知识]:瓶子树(萝卜树,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之间的地带,这里有雨季交替。在雨季里它枝叶繁茂,树干中贮存大量的水分,进入旱季落叶,胖胖的肚子里贮存的大量水分使其顺利度过旱季,这就是生物适应环境。[提问]: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反过来也能影响环境

6、,你能举出例子吗?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地说明了生物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介绍]: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总结]:哪位同学能把刚才我们大家讨论的生命的特征总结一下呢?1、生物能生长发育;2、生物能新陈代谢;3、生物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现象;4、生物的应激性;5、生物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6、生物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了解到在地球上生活着大约200多万种生物。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被分为不同的类群。  对游戏颇感兴趣,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在电脑上操作填图。      对生物的分类知识有初步了解。   带着问题展开

7、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记录,并选定组员进行发言。      认同老师的说法,根据已有知识回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回答:遗传现象。 仔细观察,发现两西瓜大小不同,花纹也不完全一样。 有的摇头,有的回答出:变异现象。     大部分同学认为可以,并举出自己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例子。 很有兴趣地观看,对植物的应激性有直观地了解,并认识到应激性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对这种树的形状产生好奇,开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