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课件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课件

ID:20660887

大小:55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14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课件_第1页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课件_第2页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课件_第3页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课件_第4页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掌握内容:骨骼肌的收缩功能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前、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一、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引起 和收缩机制1.支配肌肉的神经兴奋,Ca2+流入神 经轴突末梢2.轴突末梢中Ach量子形式释放、扩 散3.Ach与终板膜上受体结合(Ach控 制的N2通道)4.通道开Na+内流>K+外流,终板膜去 极化(终板电位、局部电位)5.局部电位扩布到肌细胞膜、叠加达 阈电位、产生AP(电压门控Na+通 道)6.间隙中存在的胆碱脂酶可破坏未与 受体结合的Ach 7.箭毒、α—银环蛇毒能与Ach竟争

2、N2受体—肌松剂8.有机磷农药、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 脂酶活性—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症 状(二)骨骼肌微 细胞结构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小节长度安静 时2.0-2.2μm最大变动范围1.5-3.5μm, 小节长度改变时粗、细肌丝相互位置 改变2.肌管系统:横管、纵管-终未池、三联 管结构(二)骨骼肌微 细胞结构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小节长度安静 时2.0-2.2μm最大变动范围1.5-3.5μm, 小节长度改变时粗、细肌丝相互位置 改变2.肌管系统:横管、纵管-终未池、三联 管结构(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exe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

3、ng) 概念:将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 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 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 的中介过程。实现该中介过程的关键结构部位: 三联管结构 实现该中介过程的关键物质:Ca2+(四)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粗肌丝—肌凝蛋白头部、横桥1、分子(收缩蛋白)杆状部横桥可与肌纤蛋白可递性结合 结构具有ATP酶活性 细肌丝肌纤蛋白收缩蛋白 肌钙蛋白调节蛋白 原肌凝蛋白2、肌肉收缩过程:终末池释放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凝蛋白构型改变→解除位阻效应→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横桥向M线方向摆动→拖动细肌丝滑行→肌小节变短—肌肉收缩(主动耗能) 终末池内Ca2+↓→Ca2+泵

4、(+)→Ca2+原回终末池、胞浆内Ca2+↓→与肌钙蛋白结合Ca2+解离→原肌凝蛋白构型复原→位阻效应恢复→横桥与肌纤蛋白解离→细肌丝回位—肌肉舒张(主动、耗能)肌肉收缩过程中 参与摆动的横桥 数目;循环进行 的速率可决定肌肉缩短速度肌肉缩短产生张力肌肉缩短的程度二、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理 和力学分析(一)前负荷或肌肉初长度对肌 肉收缩的影响前负荷:preload指肌肉收缩前遇到的负荷;前负荷↑→初长↑→收缩力↑最适前负荷→最适初长(2.2μm)→肌肉张力最大。因为此时参与肌丝滑行的横桥数目最多。(二)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后负荷:afterload指肌肉收缩时

5、遇到的负荷;前负 荷固定,后负荷↑→产生张力↑。 后负荷是肌肉收缩的阻力。等长收缩:只有张力的变化,缩短速 度=0。 等张收缩:肌肉保持一定张力不变条 件下,以一定速度在收缩。(三)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contractility指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对收缩效率的影响,与前、后负荷无关,Ca2+、NE、E、毛地黄类药物→心肌收缩能力↑使张力一速度曲线平行右上移。H+、K、Ach→心肌收缩力↓;使曲线平行左移。(四)肌肉的单收缩与收缩的复合单收缩:一次刺激→一个AP →一次收缩 收缩复合:连续刺激→多个AP→发生 收缩复合 强直收缩:加大刺激频率→多个AP→肌肉

6、完全收缩状态复习参考题1.新斯的明为什么可以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从森林诱捕动物到动物园使用什么方法,为什么?2.概括并说明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前、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3.名词解释:兴奋-收缩耦联、横桥、等长收缩、等张收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