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ID:20668279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4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1页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2页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3页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4页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交底单位名称:接受交底单位名称:SH-18-02交底内容抗滑桩交底日期交底人被交底人数交底部位:抗滑桩安全交底具体内容:一、工程概况云南石屏至元江(红龙厂)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起于K44+850,止于K54+798.68,合同段内于K54+140设置红龙厂立交,止点K54+798.68接玉溪至元江高速公路红龙厂立交,路线全长约9.95km。本项目抗滑桩共34颗抗滑桩,桩截面积3.0ⅹ2.0m,桩间距6m(中对中),抗滑桩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锁扣及护壁采用C20混凝土。二、地质和气侯条件(1)

2、地质:主要地质分为三层分别为:1)、第四系残坡积(Q4el+dl):褐灰、褐黄、灰黑色含碎石粘土,湿、硬塑,土质不均匀,局部为碎石,中密,碎石成分主要为炭质页岩,含量10~45%厚2.5~4.6米。分布于滑坡体外围。2)、第四系滑坡体堆积(Q4del):褐灰、褐黄、灰黑色含碎石粘土,湿、可~硬塑状,岩心杂乱,含页岩、炭质页岩等碎块,动探5~8击,厚6.8~14.2米,底部0.20-0.30m为含碎石粉质粘土,见挤压滑动迹象,偶见擦痕,推测为滑动带。3)、中生界三迭系干海子组(T3g):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页岩夹煤线,强风化,碎片状

3、。局部为软弱结构面(泥化夹层),揭露厚度>20m,为见底。(2)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滑坡地处谷坡下部,呈圈椅形,周界较清晰,中部可见由纵向裂隙发育成的纵向小冲沟及残余小鼓丘,小型次级滑移现象,剪出口见岩块杂乱堆积。滑坡主滑方向95度,长约106米,宽约128米,厚6.8-14.2米,平均10.1米,面积约1.36万方,体积约13.7万方,为大型残坡积粘性土层滑坡。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据多年观测资料,平均年降水量817.22mm,蒸发量2354.2mm,平均气温18.5摄氏度,降雨具有明显不

4、均匀性,出现暴雨的机率较高。三、工程特点与难点1、本段抗滑桩地质复杂多样,由于此处地处国道323线旁,施工中保通压力大,可利用的施工场地较小,给施工带来较大的施工难度。2、本工程边坡多是残坡积层,强风化,遇雨易崩解塌方,必须开挖后及时用三色布进行覆盖遮雨,并按设计及时对开挖的边坡进行施工防护。3、从外观地形地貌很难判断高边坡是否稳定,所以开挖土石方和支护必须同时进行,即每开挖一段边坡就要及时进行抗滑桩施工。四、危险源识别、分析与对策根据本项目部管段内的施工特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

5、合分析,识别确认有以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危险源:1.边坡坍塌2.护壁开裂、掉块3.触电4.物体打击5.爆炸、飞石6.机械伤害7.人员坠落8.高空坠物9.桩内塌孔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边坡开挖支护、边坡平台整平、桩体锁口支护、桩身开挖(护壁钢筋加工、桩身钢筋加工)、护壁钢筋安装、立模浇注、桩身开挖支护结束、桩深验收、桩身绑扎钢筋、埋设预埋构件、浇注桩身混凝土、桩身混凝土养护、桩体前缘及两侧土体开挖、安装挡板、回填反滤层等。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2.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①对桩顶以上

6、边坡按图纸设计进行放坡开挖,并及时进行边坡防护施工,未进行防护施工不得进行抗滑桩施工。②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及排水开挖至桩顶形成施工平台,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然后进行施工放样。按设计图纸定出桩位、设十字护桩,引至挖桩范围以外,以备施工中校核桩位。四周应挖好排水沟;桩体四周设置地表截、排水及防渗设施做好排水准备,如拦水坎,雨季施工期间,必须搭设雨棚。备好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备。③锁口砼施工施工桩孔口加固段钢筋砼锁口(高出四周地面30cm),锁口砼高整体浇筑,锁口外1m范围设置护栏;桩孔口若相邻边坡,应根据现场情况对边坡进行防护设置防

7、护网或挡墙,避免落石或边坡坍塌土石对抗滑桩施工造成影响。桩板墙锚固桩锁口示意图④安装提升设备施工完加固段钢筋砼锁口并且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锁口旁安装小型提升机,架设照明线,搭设防雨棚。提升机安装平台应平整稳固,提升机采用土石袋、插筋等方式有效加固支撑支架,避免提升机作业时倾覆。(2)桩身开挖①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每根桩基在挖桩之前必须复测桩的位置是否准确,实测桩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如超出允许范围,要重新做精确定位。②挖桩采用人力开挖,小型提升机提升,施工人员通过爬梯出入抗滑桩。本项目部内抗滑桩桩体

8、大部分均处在炭质泥岩中,对破碎或风化严重的岩体,采用风镐开挖。③群桩开挖采取从两端向中间跳桩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以减少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防止在挖土成桩过程中因邻桩之间岩体较薄产生坍塌。④挖桩过程中每次进行护壁前必须检查桩身净空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