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性高原病

浅谈急性高原病

ID:2067245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急性高原病_第1页
浅谈急性高原病_第2页
浅谈急性高原病_第3页
浅谈急性高原病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急性高原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急性高原病【】R594.3【】A【】1672-3783(2011)11-0424-01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帮助下,60年来我区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拉萨成为全世界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据自治区旅游局有关资料显示仅2010年进藏旅游人数就多达682万人次,同比增长21.6%。随着拉萨旅游热的不断升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高原病病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做好急性高原病的护理工作,为进藏旅游人员和在藏务工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对急性高原病的认识。  一对急性高原病的认识。  拉萨市位于青藏高原腹

2、地,平均海拔3650米,年平均含氧量为65%,年平均大气压是10个毫米汞柱,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66%,这就为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提供了地理环境,急性高原病就是进入高原1-2周内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如不及时纠正可使病情恶化,发展为急性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乏力、四肢发麻、眼花、耳鸣;重者可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体征:可见轻或中度发绀,水肿,脉速,血压轻或中度升高,血液含氧量在60%以下。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国际上

3、将其分为轻、中和重型急性高原病。轻型(I度):虽有症状但能正常活动,可以继续登山;中型(Ⅱ度):有严重症状,活动能力下降,不能继续登山,需要卧床休息;重型(Ⅲ度):病情进行性发展,并出现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要急救并护送平原或低海拔处。  二对急性高原病预防的认识  对刚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进行高原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要求多喝水,多休息,三天内避免高强度运动。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清淡饮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及冻伤等。一般人从平原进入高原,身体及心理都需要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改变。会因缺氧引起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多种临床症候群,预防措施不得当,易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甚至进一步发展成为

4、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其发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吸氧治疗急性高原病,有一定效果,但氧气的使用及供给十分不便,且单独使用氧气对预防高原病效果不明显。对需要急速(如乘飞机)进入高原者在进藏前也可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一般来说应给予氨茶碱、复方丹参滴丸、高原宁胶囊、红景天胶囊等药物在进入高原地区前连续使用3~5天。针对感冒、腹泻、心脏、感染性疾病在康复之前一般不宜进入高原地区。同时在进藏前加强对高原的适应性锻炼,包括登高速度的限制;在中间高度(约2000~3000m处)停留二周左右作适应性锻炼;进入高原后体力活动循序渐进等。  三对保持患者良好心态的认识  指导患者放松心情,保持精神愉快,防

5、止过度紧张使缺氧症状加重,对有原发病的患者告知不宜进入高原的原因,有条件尽早争取低转。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柔和,通风良好,保持睡眠充足,夜间防止受凉,室温不宜超过18℃~22℃,相对湿度应保持50%~70%,卧具要软硬适中。初到高原前几天,不要频繁洗浴,防止受凉和消耗体力。嘱病人多休息,尽量少活动,少说话、慢走路,忌跑动,避免劳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减少氧的消耗。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缓解高原反应。  结语  随着高原旅行的兴起,有关高原病的预防也日益受到关注。在计划赴高原前对高原耐受性的预测,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健康人赴高原

6、后患上急性高原病的风险,尽管有大量的临床资料及文献,但是目前对预测高原病的实验大部分都在临床阶段。医生对高原病的预测大部分还是依赖过去的经验。高原的适应水平、肺功能的检测以及血管、肺对缺氧反应的研究对于预测高原病还存在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一些有创新的试验也还没有应用到大规模的人群研究。那些本身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想去高原,对于他们的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的预测研究目前是比较缺乏的,相比与内地,我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一旦发病应尽快返回平原地区。对于儿童、孕妇、老人,则在上高原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  单位:850000武警西藏总队医院急诊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