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ID:2067425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1页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2页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3页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4页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属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本文中笔者对存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较强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新农村    新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致力于发展农村和搞好“三农”建设的决心。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水利建设。我国的城市中过多集中了大型水利工程,而小型水利工程多集中在农村。农村的很多地区尤其在西北部,气候干旱,缺乏水资源,资源有限难以应对人们的需求,使

2、经济发展要到制约。所以,搞好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至关重要,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就是水利。新农村的建设,水利要先行。  1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农村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的建设组成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的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是根据乡、村集体投资投劳而建成,有的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而建。近些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也日渐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

3、问题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1工程管理滞后生产责任制在农村的实施,强化了农民的个体经济的意识,缺乏集体观念,对于水利工程只知用水,而没人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和设池塘,在行洪河道设鱼X鱼簖,产生了新的“两水夹一岸”的现象。农村水利工程粗放管理,有的灌区支渠用水混乱,出现了严重的“跑、冒、渗、漏”现象,严重破坏了水利工程。又因无法使各领域的生产进度达到统一,为各自的生产活动而任意放水、堵坝、截流和开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明渠、水线不再具备供水功能,在原灌内农民只能打井种稻。过量开采地下水,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源的浪费,长此以往会破坏生存环境及农业生产。此外,因为近些年垦荒无度,减

4、少了水体植被,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库库底出现较厚的淤积,承包者根本无法清淤,长此以往将严重破坏蓄水功能,还有可能引发洪灾。  1.2财政投入不足因为农村地方各级财力不够,使农村关键的水利配套工程及小型水利工程补助受到制约。自从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即使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和支持,但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不发达,无法投入更多的配套设施,不能如期启用某些工程,即使开工了要如期完成竣工验收也相当困难,就很难继续争取工程项目。另外,建设农村水利工程所用的资金过多,即使是全部财政支持的资金也无法达到要求,这就需要使政府“以奖代补”和受益群众自行解决两种方式有机结合,搞好农村水利建设。  1

5、.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些年的水利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而且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但多数水管单位不具备合理的内设机构,很多岗位都是非工程管理的,加之不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无法获得较好的效率。调查表明,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是32118人,包括21002人在职职工和5079人的离退休职工,人员严重超编,而多数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但此类人才在各地水管单位都很紧缺,4925人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所有职工中只有19%的比例。技术人员为数甚少,对水管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搞好

6、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从下列几点着手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  2.1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若要建设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工程投资必须充足,中央需对各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的责任加以明确,敦促各级地方政府使其加大财政支出,维修并改造现有工程,并且为与当前水利发展要求相适应,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要加大。此外,地方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鼓励群众使其积极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加以政府资金的有效引导并使之充分施展,为防止出现挤占挪用农业专项

7、资金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应将项目进展状况及时上报给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在财政部门的配合下,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2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结合起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利系统提出应实现传统的工程水利向现代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水利的转变,搞好水利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了很多城市水利、景观水利、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等亮点,这正是“人水和谐”理念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